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民盟宁夏区委会认真参加政协会议 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大] [小]
2016-01-18
宁夏自治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和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分别于2016年1月10日 和11日隆重开幕。全区共有27位盟员担任政协委员,3位盟员担任人大代表。
在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民盟宁夏区委会围绕民生、教育、环保、社会管理、工业改革等方面提出《建筑业如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思考》、《关于我区工业电价改革的建议》、《关于推进数据平台开放共享的建议》、《关于大力发展宁夏民办基础教育的建议》、《关于大力发展我区家庭农场的建议》、《关于我区荒漠化治理和沙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强腾格里沙漠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等14件提案和五篇大会发言。何仲义委员代表民盟宁夏区委会做了《进一步促进我区民办非学历教育健康发展》的大会发言。
在本次政协会议上,民盟宁夏区委会提出《关于推进数据平台开放共享的建议》。目前我区在数据开放共享方面进展缓慢,一是政府部门数据采集量较少,部门间数据开放和交换不足,信息不公开。一些政府部门和垄断机构掌握的丰富数据资源成为香饽饽和聚宝盆,而部分部门的数据采集远达不到大数据集成分析处理的要求。二是政府没有挖掘大数据的动力,企业得不到有用的大数据,数据分析难、规范难、利用成本高。宁夏目前处于大数据应用起步阶段,政府运用大数据助力政府治理正进入数据积累和分析的初级阶段,但由于动力不足,还未认识到大数据分析所有能产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三是政府部门与民间机构及商业机构数据交叉应用不足。
针对宁夏建设网上丝绸之路,目前拥有较多的数据信息,不开放数据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数据壁垒森严,无法体现大数据价值,因此建议:
一是政府应制定数据共享规则,细化可共享数据资源类别,既保证涉密数据安全,又保证可开放数据足够需求。加大对大数据标准制定的投入,考虑部门、行业已有的数据标准,有效应用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促使政府制定的数据标准顺利推行,并与大数据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针对政府各部门和企业普遍反映的政府数据共享和开放问题,应出台法律法规,明确共享边界。
二是以公共需求为导向,以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为目的,挖掘数据资源,既节省政府在信息化过程中的成本,也帮助企业节约成本,促进经济发展。以宁夏的优势产业为先导,扶植有特色的宁夏企业,给于数据支持。例如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但各个企业的数据没有集中起来,也无法形成分析应用价值。政府应扶持葡萄酒企业的数据分析和交叉对比,形成从种植-酿造-销售的一整套数据,使各葡萄酒企业都可以共享这一套数据,并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相关数据做交叉分析,从而制定下一年度的生产目标,实现大数据分析应用的意义。
三是宁夏政府已经在硬件上做好了大数据的增值服务,比如建设大数据运营服务中心,但帮助企业进行人才培训等软件服务目前有欠缺。相关部门应打破数据应用壁垒,开放政府数据资源,减少信息孤岛,促进企业发展,为大数据产业进一步发展营造健康环境,从而促进其他行业的健康发展。将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纳入绩效考核,建立数据质量评估机制,由第三方机构实行评估。加强政府与大数据企业的沟通,涉及数据采集标准、数据更新频率等。鼓励对政府公开数据的分析应用,吸引相关企业从开放数据中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尤其是对宁夏的优势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挖掘、分析,提供给有需要的企业作为参考。
刘金星委员系宁夏石嘴山市科技局局长,长期从事科技工作,在这次政协会议联组讨论时,他提出应将新兴产业占GDP比重列入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得到好评。刘金星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宁夏R&D投入达到或超过2.0%。放在全国范围内,这个指标不高,甚至还有些低。但是,宁夏属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将是一个十分宏伟而又艰巨的目标。这也体现出了宁夏区党委、政府一班人坚定不移地践行创新驱动战略、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和信心!
为此,我做为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就全区实现这个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宁夏的传统产业,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大多属资源依托型,这类产业的科技含量低、创新投入少甚至没有。因此应当坚定不移地落实以转型发展引领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推动提质增效,打造宁夏经济升级版。同时建议在《纲要》里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产业结构考核指标。
二是重视科技创新资源建设。优质的科技资源,才能支撑优质的产业结构,才能成为吸引优质产业来宁夏投资发展的资本。建议政府要支持地方建设、引进科技研发平台,注重与国内外大院大所的合作,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高校重点加强与地方产业相配套的学科建设;推进企业研发平台有效开展工作。
三是重视创新人才问题。人才是科技创新工作的关键之所在,要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启动实施“人才+项目”的创新支持模式;要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议启动“建设美好宁夏/家乡行动”,出台专门政策,支持、吸引宁夏籍学生返乡创业;要重点解决产业技术人才的“所急”;要加快人才工作市场化步伐,“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责任编辑:杨宁
民盟宁夏区委会认真参加政协会议 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大] [小] 2016-01-18
宁夏自治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和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分别于
在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民盟宁夏区委会围绕民生、教育、环保、社会管理、工业改革等方面提出《建筑业如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思考》、《关于我区工业电价改革的建议》、《关于推进数据平台开放共享的建议》、《关于大力发展宁夏民办基础教育的建议》、《关于大力发展我区家庭农场的建议》、《关于我区荒漠化治理和沙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强腾格里沙漠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等14件提案和五篇大会发言。何仲义委员代表民盟宁夏区委会做了《进一步促进我区民办非学历教育健康发展》的大会发言。
在本次政协会议上,民盟宁夏区委会提出《关于推进数据平台开放共享的建议》。目前我区在数据开放共享方面进展缓慢,一是政府部门数据采集量较少,部门间数据开放和交换不足,信息不公开。一些政府部门和垄断机构掌握的丰富数据资源成为香饽饽和聚宝盆,而部分部门的数据采集远达不到大数据集成分析处理的要求。二是政府没有挖掘大数据的动力,企业得不到有用的大数据,数据分析难、规范难、利用成本高。宁夏目前处于大数据应用起步阶段,政府运用大数据助力政府治理正进入数据积累和分析的初级阶段,但由于动力不足,还未认识到大数据分析所有能产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三是政府部门与民间机构及商业机构数据交叉应用不足。
针对宁夏建设网上丝绸之路,目前拥有较多的数据信息,不开放数据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数据壁垒森严,无法体现大数据价值,因此建议:
一是政府应制定数据共享规则,细化可共享数据资源类别,既保证涉密数据安全,又保证可开放数据足够需求。加大对大数据标准制定的投入,考虑部门、行业已有的数据标准,有效应用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促使政府制定的数据标准顺利推行,并与大数据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针对政府各部门和企业普遍反映的政府数据共享和开放问题,应出台法律法规,明确共享边界。
二是以公共需求为导向,以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为目的,挖掘数据资源,既节省政府在信息化过程中的成本,也帮助企业节约成本,促进经济发展。以宁夏的优势产业为先导,扶植有特色的宁夏企业,给于数据支持。例如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但各个企业的数据没有集中起来,也无法形成分析应用价值。政府应扶持葡萄酒企业的数据分析和交叉对比,形成从种植-酿造-销售的一整套数据,使各葡萄酒企业都可以共享这一套数据,并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相关数据做交叉分析,从而制定下一年度的生产目标,实现大数据分析应用的意义。
三是宁夏政府已经在硬件上做好了大数据的增值服务,比如建设大数据运营服务中心,但帮助企业进行人才培训等软件服务目前有欠缺。相关部门应打破数据应用壁垒,开放政府数据资源,减少信息孤岛,促进企业发展,为大数据产业进一步发展营造健康环境,从而促进其他行业的健康发展。将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纳入绩效考核,建立数据质量评估机制,由第三方机构实行评估。加强政府与大数据企业的沟通,涉及数据采集标准、数据更新频率等。鼓励对政府公开数据的分析应用,吸引相关企业从开放数据中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尤其是对宁夏的优势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挖掘、分析,提供给有需要的企业作为参考。
刘金星委员系宁夏石嘴山市科技局局长,长期从事科技工作,在这次政协会议联组讨论时,他提出应将新兴产业占GDP比重列入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得到好评。刘金星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宁夏R&D投入达到或超过2.0%。放在全国范围内,这个指标不高,甚至还有些低。但是,宁夏属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将是一个十分宏伟而又艰巨的目标。这也体现出了宁夏区党委、政府一班人坚定不移地践行创新驱动战略、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和信心!
为此,我做为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就全区实现这个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宁夏的传统产业,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大多属资源依托型,这类产业的科技含量低、创新投入少甚至没有。因此应当坚定不移地落实以转型发展引领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推动提质增效,打造宁夏经济升级版。同时建议在《纲要》里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产业结构考核指标。
二是重视科技创新资源建设。优质的科技资源,才能支撑优质的产业结构,才能成为吸引优质产业来宁夏投资发展的资本。建议政府要支持地方建设、引进科技研发平台,注重与国内外大院大所的合作,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高校重点加强与地方产业相配套的学科建设;推进企业研发平台有效开展工作。
三是重视创新人才问题。人才是科技创新工作的关键之所在,要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启动实施“人才+项目”的创新支持模式;要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议启动“建设美好宁夏/家乡行动”,出台专门政策,支持、吸引宁夏籍学生返乡创业;要重点解决产业技术人才的“所急”;要加快人才工作市场化步伐,“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责任编辑: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