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成果荟萃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应列为国家工程——蒋树声主席率队在甘肃调研考察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大] [小]
2010-05-26

部分调研组成员在西昌市召开座谈会,汇总先期调研情况

蒋树声主席到村民李维刚家走访慰问

调研组调研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

调研组调研坡耕地水土流失情况

蒋树声主席与马铃薯种植户亲切交谈

蒋树声主席、索丽生副主席接见盟员代表

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座谈会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座谈会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应列为国家工程,并与国土整治、扶贫开发结合起来”,蒋树声主席在甘肃调研时提出上述意见,并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要求,“民盟将沿着费老的足迹,继续为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
2009年8月11日 —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民盟中央副主席索丽生,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率领由民盟中央和水利部科技委、水土保持司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在甘肃省定西市进行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调研,并考察扶贫开发工作。
8月15日 中午,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在兰州会见了蒋主席一行,对调研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就调研考察内容进行了座谈,交换了意见。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立军,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姜信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尚英,副省长泽巴足等参加了座谈。
参加这次调研活动的调研组成员,有来自民盟中央和水利部的10余名领导和专家,其中盟内专家有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陆健健、黄河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李文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总工郭宝安等。
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立军,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甘肃省委主委张世珍,省人大农委主任程正明,省水利厅厅长康国玺和中共定西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杨子兴,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尔锋,市政协主席秦素梅等随同调研。
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副部长郭勇、参政议政部副部长刘骆生等也参加了调研。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是水土保持的生态建设问题,同时也关乎可耕地红线,关乎国土和粮食的安全。这项工作应列为国家工程。”蒋树声主席在调研中多次强调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人多地少、复种指数高、耕作方式粗放等因素,占全国耕地总面积19.7%的坡耕地已经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其年均土壤侵蚀量近15亿吨,约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的1/3;在坡耕地比较集中的地区,其土壤流失量甚至占该地区土壤总流失量的50%以上,比如三峡库区占73%,黄河流域部分支流占60%,西南石质山区贵州省境内占85%。严重的坡耕地水土流失,既损坏耕地资源,降低土地生产力,又危及国土和粮食安全,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迫在眉睫。
8月11日 下午,蒋树声主席、胡四一副部长、索丽生副主席抵达定西市,率领调研组辗转黄河上游的安定、陇西、漳县、渭源等县(区)开展实地调研。在5天的时间里,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安定区响河沟流域、石家岔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西巩河上游康乐小流域、大咸河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情况,漳河北山流域雷家坡水土流失情况,渭源县里仁沟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和秦祁河流域水土流失情况。
8月15日 上午,调研组在定西市召开座谈会,听取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甘肃省水利厅、中共定西市委市政府就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问题所作的全国、甘肃省和定西市情况汇报,并进行研讨。索丽生副主席和胡四一副部长共同主持了会议。
蒋树声主席在会上指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必要成为类似“退耕还林”的一项国家层面的政府工程,当前需要加快推进这一工作进程;这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由地方政府、水土保持主管部门主导、指导实施,也需要农业、林业、扶贫、国土资源、环保、科技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应该以治水为核心,以治贫为基础,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国土整治、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同时,他也希望定西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小流域治理、“坡改梯”建设,争取把定西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示范点。
索丽生副主席赞同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但提出,干旱地区坡耕地整治要算“水”帐,“坡改梯”的规模必须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坡耕地治理不能是单一的水土流失防治,也应该纳入到国土综合整治中来,特别是在干旱地区,不能片面强调耕地面积的扩大和经济效益,更应该注重生态效益;“坡改梯”工作要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业结构相结合,不能是粗放型的;要遏制工程建设对水资源保护和坡耕地治理的破坏;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要针对地区特点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
胡四一副部长认真倾听了专家意见,指示水利部科技委整理座谈会上好的意见、建议,并结合实地考察情况,尽快形成调研报告,通过民盟中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有关方面反映。
对此次调研,民盟中央和水利部十分重视,并作了充分准备。8月8日 ,调研组的主要专家成员抵达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了为期3天的先期调研,先后考察了长江上游的普格县黑水河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现场、宁南大同乡水土流失综合整治现场、会东县民权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整治现场和会理县铜矿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现场。10日晚,在西昌市召开座谈会,总结、汇总先期调研情况;第二天即赶赴甘肃定西,与蒋主席一行会合。
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
渭河是陕、甘、宁地区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渭河源头地区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严酷,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这也引起了调研组的关注。
8月12日 —13日,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渭河主河道汪家门段水毁冲刷状况,漳河孙家峡段、漳河线家沟泥石流灾害和渭源县五竹镇渭河源生态保护情况,并在第二天上午与中共定西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召开专题座谈会,共同商讨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问题。
蒋主席在座谈会上指出,搞好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对当地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具有全局性影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明显的区位意义和战略意义;应该将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作为地方发展的战略来考虑,同时也应使之成为国家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整体体系中的一部分,统一规划,协调统筹,稳步推进。
索副主席认为,渭河源头地区的保护规划,应该遵循河流水系的治理规范,明确“涵养水源、节约用水、保护水质、减少泥沙”的目标和任务;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将河源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胡副部长对渭河源头地区的保护规划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并表示今后在水源保护、水土保持和坡耕地治理等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对定西的关注和支持。
定西扶贫开发
“费老一生曾七下定西,不遗余力地为定西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我们要继续沿着费老的足迹走下去,并发扬光大。”蒋树声主席在甘肃调研时,几次饱含深情地说。
调研过程中,蒋树声主席时刻惦念着定西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扶贫开发情况。8月12日 一早,蒋树声主席、索丽生副主席、胡四一副部长就赶到安定区葛家岔乡黑营村,看望乡亲们。蒋主席来到村民李维刚家中,仔细询问了他家的人口、生产、生活等情况,亲切地勉励他要科学耕作、勤劳致富,一定要支持正在中学读书的儿子好好学习,提高素质和技能,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与中共定西市委、市政府座谈时,蒋树声主席积极评价了定西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在艰苦条件下取得的较大发展,并就定西发展与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意又好又快发展,好字优先,能快则快。既要注意可持续发展,还要注重制度创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第二,把“科教兴市”放在战略地位,并在工作中落实。注意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的水平和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质量,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人才,推动定西的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第三,民盟中央将继续一如既往地支持定西的发展,协调有关部委给予项目支持。
近期,民盟中央将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盟内外专家意见,就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及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等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同时,也将认真总结定西开发扶贫的成功经验,更加稳步、有效、扎实地推进民盟在扶贫开发方面的社会服务工作。
责任编辑:管理员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应列为国家工程——蒋树声主席率队在甘肃调研考察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大] [小] 2010-05-26
部分调研组成员在西昌市召开座谈会,汇总先期调研情况
蒋树声主席到村民李维刚家走访慰问
调研组调研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
调研组调研坡耕地水土流失情况
蒋树声主席与马铃薯种植户亲切交谈
蒋树声主席、索丽生副主席接见盟员代表
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座谈会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座谈会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应列为国家工程,并与国土整治、扶贫开发结合起来”,蒋树声主席在甘肃调研时提出上述意见,并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要求,“民盟将沿着费老的足迹,继续为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
参加这次调研活动的调研组成员,有来自民盟中央和水利部的10余名领导和专家,其中盟内专家有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华东
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立军,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甘肃省委主委张世珍,省人大农委主任程正明,省水利厅厅长康国玺和中共定西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杨子兴,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尔锋,市政协主席秦素梅等随同调研。
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副部长郭勇、参政议政部副部长刘骆生等也参加了调研。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是水土保持的生态建设问题,同时也关乎可耕地红线,关乎国土和粮食的安全。这项工作应列为国家工程。”蒋树声主席在调研中多次强调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人多地少、复种指数高、耕作方式粗放等因素,占全国耕地总面积19.7%的坡耕地已经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其年均土壤侵蚀量近15亿吨,约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的1/3;在坡耕地比较集中的地区,其土壤流失量甚至占该地区土壤总流失量的50%以上,比如三峡库区占73%,黄河流域部分支流占60%,西南石质山区贵州省境内占85%。严重的坡耕地水土流失,既损坏耕地资源,降低土地生产力,又危及国土和粮食安全,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迫在眉睫。
蒋树声主席在会上指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必要成为类似“退耕还林”的一项国家层面的政府工程,当前需要加快推进这一工作进程;这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由地方政府、水土保持主管部门主导、指导实施,也需要农业、林业、扶贫、国土资源、环保、科技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应该以治水为核心,以治贫为基础,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国土整治、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同时,他也希望定西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小流域治理、“坡改梯”建设,争取把定西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示范点。
索丽生副主席赞同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但提出,干旱地区坡耕地整治要算“水”帐,“坡改梯”的规模必须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坡耕地治理不能是单一的水土流失防治,也应该纳入到国土综合整治中来,特别是在干旱地区,不能片面强调耕地面积的扩大和经济效益,更应该注重生态效益;“坡改梯”工作要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业结构相结合,不能是粗放型的;要遏制工程建设对水资源保护和坡耕地治理的破坏;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要针对地区特点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
胡四一副部长认真倾听了专家意见,指示水利部科技委整理座谈会上好的意见、建议,并结合实地考察情况,尽快形成调研报告,通过民盟中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有关方面反映。
对此次调研,民盟中央和水利部十分重视,并作了充分准备。
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
渭河是陕、甘、宁地区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渭河源头地区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严酷,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这也引起了调研组的关注。
蒋主席在座谈会上指出,搞好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对当地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具有全局性影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明显的区位意义和战略意义;应该将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作为地方发展的战略来考虑,同时也应使之成为国家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整体体系中的一部分,统一规划,协调统筹,稳步推进。
索副主席认为,渭河源头地区的保护规划,应该遵循河流水系的治理规范,明确“涵养水源、节约用水、保护水质、减少泥沙”的目标和任务;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将河源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胡副部长对渭河源头地区的保护规划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并表示今后在水源保护、水土保持和坡耕地治理等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对定西的关注和支持。
定西扶贫开发
“费老一生曾七下定西,不遗余力地为定西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我们要继续沿着费老的足迹走下去,并发扬光大。”蒋树声主席在甘肃调研时,几次饱含深情地说。
调研过程中,蒋树声主席时刻惦念着定西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扶贫开发情况。
在与中共定西市委、市政府座谈时,蒋树声主席积极评价了定西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在艰苦条件下取得的较大发展,并就定西发展与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意又好又快发展,好字优先,能快则快。既要注意可持续发展,还要注重制度创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第二,把“科教兴市”放在战略地位,并在工作中落实。注意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的水平和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质量,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人才,推动定西的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第三,民盟中央将继续一如既往地支持定西的发展,协调有关部委给予项目支持。
近期,民盟中央将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盟内外专家意见,就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及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等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同时,也将认真总结定西开发扶贫的成功经验,更加稳步、有效、扎实地推进民盟在扶贫开发方面的社会服务工作。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