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统战理论

适应形势要求 推动理论创新——努力开创民盟思想理论建设新局面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大] [小] 2009-11-17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回顾60年多党合作的历史,探讨这一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参政党的建设,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60年前的今天,多党合作尚处于由设想到初具形态。而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已成为令世人瞩目的独一无二的政党制度。整个国家60年的变迁与发展,亦与这一制度密切相关。其间的艰难曲折令人回味,令人深思。而展望未来,政党制度的发展、完善与整个国家的腾飞,亦令人神往。

理论虽然并不总是走在历史的前头,但推动历史朝着预定的理性的轨道前进的,必然是坚实的科学的理论。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诞生于中国革命的实践与经验之中,其理论的形成,亦建立在实践与经验之上。在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的今天,在国际国内形势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的今天,展望这一制度的发展以及与之相连的中国历史的走向,无疑需要在坚实的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之上,有更深刻的更具前瞻性的理论性的思考。

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其参政的地位意味着参政的责任。从理论上认清参政党应尽的职责和尽可能发挥的作用,是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首要前提。

民盟四川省委从2002年起,就对盟的思想理论建设予以了高度重视,认为盟的思想理论建设集中体现的是一个政党的觉悟与智慧,是一个政党成熟的标志。在盟省委领导的重视和各级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在多党合作和参政党理论建设方面,目前已基本形成:领导带头,盟员参与,年年有交流,年年有成果的可喜局面。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与体会。

 

一、将理论性的学习与思考作为盟的思想建设的前提

2002年,是历史已进入新的世纪,民主党派组织中新一代领导人已走上政治舞台,多党合作已翻开崭新一页的关键性一年。如何搞好政治上的新老交接,切实加强新一代领导班子建设和盟的思想建设,是盟的工作中的头等大事。2002年10月,刚刚换届后的民盟四川省委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专门召开“思想理论建设研讨会”。这也是在当时全盟的省级组织和全省民主党派组织中率先召开的一次理论性的研讨会。会议的召开,得到了民盟中央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时任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亲笔写来贺信,常务副主席张梅颖亲临研讨会场指导,对四川民盟在多党合作理论上的探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随后,盟省委将定期召开思想理论研讨会作为优良传统予以坚持,先后召开中共十六大、十七大、民盟九大、十大精神学习交流会,两个5号文件精神学习交流会,多党合作和参政党自身建设理论学习研讨会等。基本上做到年年有学习、有交流、有研讨、有成果。

 

二、领导以身作则,自觉成为理论创新的主要推手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领导带头是搞好思想理论建设的关键。民盟四川省委主委和副主委,几乎每年都要自觉撰写多党合作方面的理论文章。2002年,盟省委主委吴正德同志就带头撰写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历史沿革和时代特点》一文在《四川民盟》上刊登,受到盟内外读者的一致好评。而且至今都是我们学习盟史的一篇难得的教材。2007年,在十七大召开的前夕,吴正德主委结合学习胡锦涛同志的6·25讲话精神,对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作了认真思考,并撰写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应是民主党派的政治承诺》一文。该文在《群言》和《四川统一战线》上发表,在盟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看后,专门致信吴正德主委,说:“积极承担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民主党派的政治责任,这一观点很有见地。把这条路走好,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民主党派的政治责任。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开创多党合作更加辉煌的未来。”2008年,吴正德主委结合自己十几年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感悟和体会,撰写了《和谐政党关系的崭新局面――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的文章,在《四川政协报》等刊物上发表,获得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来函肯定,并推荐给《中国统一战线》发表。2009年3月,吴正德主委的这篇文章获中央统战部“纪念改革三十周年征文比赛”一等奖。2009年6月又编印了《责任与思考》的个人理论专集。盟省委领导班子成员中也有多篇文章被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编入《四川省民主党派领导干部政治交接学习心得体会选编》。盟省委副主委李铀、易敏利和专职副主委田继万多次撰写理论文章在盟内外刊物上发表。为激发大家的理论性思考,盟省委专门成立了学习宣传工委,由盟省委副主委赵振铣同志担任学习宣传工委主任。学习宣传工委在赵振铣同志的主持下,多次在机关举办学习报告会和讲座,深受大家欢迎。盟省委主委吴正德、副主委赵振铣、陈放、张力和多位盟省委常委等同志都在报告会上担任过主讲人。同时,学习宣传工委还定期编印了理论性的学习参考资料发送到省、市州委的委员。民盟各市州委的领导也积极带头撰写学习心得和理论文章,并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各种学习和交流。领导班子的身体力行,带动了四川民盟思想理论建设工作的开展。

 

三、认真搞好课题研究,积极推动理论创新

为了把盟的理论研究不断引向深入,不断深化对多党合作和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认识和思考。盟省委建立了多党合作理论研究小组,有重点地开展了理论研究。几年来,对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沿革、本质特征、时代要求,对新时期民主党派的历史方位、社会责任、作用发挥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有一定理论价值的研究成果。如:在全国范围较早提出和谐政党关系问题,较早对协商政治进行探讨和阐述等等。从2005年到2008年,盟省委以投标方式承担了盟中央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吴正德主委亲自担任课题组长,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完成了《加强参政党建设发挥参政党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的参政党》、《学习先辈精神继承优良传统以张澜先生为楷模始终不渝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政党关系与文化自觉》等理论课题,获得了民盟中央课题评审组的好评。盟省委在2008年课题文章《中国政党关系与文化自觉》中提出:民主党派要成为研究型政党、思想型政党,评审组认为,“这是对参政党定位的一种创新。对于中国政党关系阐释的角度独到,对于我们从政治文化层面认识中国政党制度,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吴正德主委每年都亲自挂帅参加盟中央课题研究,也为四川各级盟组织抓好思想理论建设作出了很好的示范和表率。

 

四、建立理论成果的交流平台和激励机制,推动理论研究的持续开展

为搞好理论成果的学习与交流,盟省委2002年创办了《四川民盟》杂志,并在杂志上专门设立了“学习与探讨”专栏。每期杂志上都刊登了理论性的学习文章和盟员们的学习心得与理论性思考。同时,在盟省委每年召开学习交流会后,都要将盟员们的学习心得和理论性思考汇编成集,以便大家学习交流。2007年以来,我们编印了7本装祯美观,图文并茂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系列读本,其中就有三本是盟员们的学习心得和理论性的思考,以及我们历年所承担的理论课题。2008年我们汇编的《四川民盟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专辑》获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优秀奖”。

为促进理论研讨的深入持续开展,我们还建立了激励机制,设立“金盘杯”奖,评选“好文章”,并规定一等奖的好文章,必须是优秀的多党合作和参政党建设方面的理论文章。以鼓励大家的积极思考。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

为切实加强盟的思想理论建设,推动多党合作和参政党理论的研究能持续深入地开展,盟省委正在研究如何从人力、物力和组织措施、激励措施上确保理论研究在今后的顺利开展。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站在历史和理论的高度把握潮流,看清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共同责任。民主党派应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和谐政党关系的构建,为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人类的美好明天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民盟四川省委)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