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统战理论

民盟在政协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大] [小] 2014-10-22

民盟江苏省委专职副主委    吴胜兴

一、民盟在政协成立之际发挥了巨大作用
        民盟成立之初以“中间党”自居,“于国共两党之间,调和监督,以期全国终能达到民主的团结。”随着时势发展,民盟逐渐由走中间路线倾向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在新政协筹备和创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响应“五一口号”。1948年,中共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号召得到包括民盟在内的各民主党派热烈响应,并作出郑重选择,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从此揭开了新篇章。
        二是筹备新政协。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北平开始进行新政协的筹备工作。新政协筹备会下设的六个小组均有民盟盟员参与,其中有3人分别担任不同小组的副组长。代表民盟参加新政协会议的有沈钧儒、章伯钧、张澜、张东荪、周新民、罗隆基、楚图南等7人。据不完全统计,盟员中还有史良、胡愈之、曾昭抡等分别代表救国会、文化界民主人士、民主教授等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参加新政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民盟中央主席张澜当选为副主席,在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盟成员有高崇民、柳亚子、张东荪等11人;在4位副总理中有时任民盟常委的黄炎培,15位政务委员中有民盟成员3人。此外,新中国第一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交通部部长章伯钧、司法部部长史良、出版总署署长胡愈之等均为民盟盟员,还有不少盟的领导人参加了中央人民政府其它部门的领导工作。
        65年前,民盟前辈们以极大的热情拥抱新生的人民政权。他们通过新政协倾注自己的智慧才干,为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政权、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江苏民盟在政协舞台上成长壮大
        1956年,民盟江苏省委正式成立。在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江苏民盟在政协舞台上不断发展。
        一是队伍不断壮大。新中国成立初期,我省盟员只有200多人。民盟省委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盟员队伍迅速壮大。目前,盟员已经超过15000人,在全国省级盟组织中位居第三。全省有13个地级市委员会,7个县级市委员会,基层组织超过600个。今年,苏州太仓成立了直属小组,首次在一个地级市实现县级组织全覆盖。民盟中央历届10位主席中,有5位是江苏人,他们是黄炎培、史良、费孝通、丁石孙、蒋树声。
        二是特质逐渐养成。在政协舞台上,江苏民盟不断认识到爱国民主是民盟始终高扬的旗帜,同盟同志是民盟团结奋斗的特质,建言力行是民盟践行使命的途径,修身立业是民盟组织及盟员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内在要求。2013年,民盟省委组织全省盟员开展大讨论,把“爱国民主,同盟同志,建言力行,修身立业”确立为江苏民盟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盟特点和时代特征,为江苏民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加强自身建设、履行职能提供了精神引领。
        三是作用充分发挥。依托政协平台,江苏民盟在举办论坛、开展调研等活动中形成的成果得以有效利用。近年来,民盟省委分别以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途径、教育公平、教育综合改革为主题连续举办江苏教育发展论坛,形成了系列成果。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我们围绕规划实施、滩涂开发和临港经济等主题连续多年开展专家行活动,为沿海开发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发展小城镇是原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首倡并长期致力于实践的战略设想。民盟省委已经连续两年举办城镇化论坛,积极为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出谋划策。
        65年来,江苏民盟通过政协这个舞台,自身建设得到有力加强,参政党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全省广大盟员确实感到工作有干劲,生活有激情。
        三、努力在政协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新的部署。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指引下,同心同德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
         一是注重工作协调,提高参政议政成效。选择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协调省各民主党派开展视察和重点调研活动,形成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意见建议;与各民主党派联合举办专题论坛、专题研讨会和资政会等重大参政议政活动,认真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在政协中的作用;支持或与省各民主党派联合开展技术咨询、专题讲座等社会服务活动,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献智出力。
        二是适应形势需要,创新民主监督方式。积极推荐民主党派成员担任行业窗口部门特约监督员,必要时考虑由“聘”变为“派”;积极组织民主党派开展视察、提出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以及参与调查和检查活动。
        三是多措并举,努力解决民主党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积极推动有关省政协领导走访民主党派制度,帮助民主党派解决发展同质化、后继乏人等实际问题,帮助民主党派更好地参与政协活动。建立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对口联系与业务交流制度,切实帮助民主党派提高合作共事水平,提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力。
        我们相信,在中共江苏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江苏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必将更加完善,江苏政协必将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中更好地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江苏民盟愿意与人民政协各组成单位一起,更高地举起团结与民主的伟大旗帜,通过政协这个大舞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力量,为谱写中国梦江苏篇章贡献更多智慧!

责任编辑:曹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