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盟员风采 > 专家学者
谷超豪院士建言促成上海数学中心建立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大] [小]
2012-05-15
数学有多重要?马克思曾说:“一门学科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才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诚然,数学是一种先进文化,人类所有的创新与重大发现几乎都与数学的进步有关。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保持数学方面的领先地位则已成了多国的国家战略目标。
5月13日 ,上海数学中心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奠基,预计2013年底建成。这意味着,我国在推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全球竞争中,又落下了关键一子。
而“上海数学中心”的建设,正是缘起于年逾八旬的民盟盟员、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建言。
人才一直是谷 先生最惦记的事。曾有记者问谷 先生,当年苏步青(民盟盟员)、陈建功 先生两人白手起家,创立了浙江大学学派,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为什么当时条件那么差,但是高等教育却人才辈出?他答道:优秀的人才需要一定天赋和好的教育。另外,还要给这样的人才提供较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创造开阔眼界、自由交流的氛围。
“谷 先生最关心的是年轻人的学术成长问题。”说到这里,古 先生的弟子洪家兴院士神情凝重。“谷 先生焦急啊,他感觉年轻人成长不够快,希望年轻人能比较快地茁壮成长,我是能够感受到他这种心情的。”让洪家兴印象深刻的是,近年来,审阅某些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时,谷 先生总是觉得不太满意。“他常常为这些事一晚上睡不好,脑子里翻来覆去地想:原因何在?如何改变?”
2010年1月,谷先生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时,他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写了一封发自肺腑的信,提议依托复旦大学建设“南方数学中心”。
——“我们希望能够以人为本,遵守学科的发展规律,为青年人的迅速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着眼于学生的培养,着眼于数学学科杰出人才的培养,构造和稳定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团队,营造一个真正依科学规律办事的数学研究平台”;
——“上海在建设‘两个中心’的过程中需要数学的支持;上海建设‘两个中心’也必将促进数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并推动数学自身的发展。上海有海纳百川的传统,有浓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重要窗口之一。我们希望抓住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把南方数学研究中心建成为一个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归的平台”。
字里行间,是老科学家的恳切厚望。据洪家兴院士回忆,谷 先生对这封信可谓字斟句酌。比如,先前信中曾用到学术“浮躁”这个词,但先生斟酌后,生怕打击到青年学者的积极性,还是谨慎地去掉了。
当日的奠基仪式上,古 先生因健康原因无法赶到现场。然而,所有的人都惦念着他,不会忘记他的一片拳拳之心。
令此次参与筹建的复旦大学数学学院院长吴泉水 教授难忘的是,谷 先生不顾年事已高,和 夫人胡和生院士一道为中心项目论证、筹备工作会议等相关事项费心劳碌。在复旦大学光华楼15楼的会议室里,他与项目论证小组同志深入讨论;到了选址阶段,36摄氏度 的高温酷暑下,5个备选地点他一个一个看过来,精心比选,给出自己的参考意见。
在谷 先生的规划设想中,将成立一个以上海为基地,联动周边地区高校与研究所的南方数学研究中心,与现已建成的“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天津南开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南北呼应,优化我国数学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布局。
“人才高地是我们数学学科建设的关键。”吴泉水说,建设“上海数学中心”,是保持国家科技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复旦大学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绝好契机。
据了解,“上海数学中心”由国家有关部委和上海市政府共建,预计建筑面积约12500平方米 。中心依托复旦并与复旦数学科学学院形成“协同创新”的学术共同体。
“谷 先生性情平和,不会喜形于色。但看得出,他的心里是欣慰的。”吴泉水说。因为,在我国如何培养青年拔尖人才的难题面前,这位老数学家的“求解”正在展开。
(本文由民盟上海市委宣传部摘编自《解放日报》作者:彭德倩/周楠)
责任编辑:冯鹏飞
谷超豪院士建言促成上海数学中心建立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大] [小] 2012-05-15
数学有多重要?马克思曾说:“一门学科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才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诚然,数学是一种先进文化,人类所有的创新与重大发现几乎都与数学的进步有关。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保持数学方面的领先地位则已成了多国的国家战略目标。
而“上海数学中心”的建设,正是缘起于年逾八旬的民盟盟员、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建言。
人才一直是
“
2010年1月,谷先生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时,他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写了一封发自肺腑的信,提议依托复旦大学建设“南方数学中心”。
——“我们希望能够以人为本,遵守学科的发展规律,为青年人的迅速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着眼于学生的培养,着眼于数学学科杰出人才的培养,构造和稳定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团队,营造一个真正依科学规律办事的数学研究平台”;
——“上海在建设‘两个中心’的过程中需要数学的支持;上海建设‘两个中心’也必将促进数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并推动数学自身的发展。上海有海纳百川的传统,有浓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重要窗口之一。我们希望抓住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把南方数学研究中心建成为一个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归的平台”。
字里行间,是老科学家的恳切厚望。据洪家兴院士回忆,
当日的奠基仪式上,
令此次参与筹建的复旦大学数学学院院长
在
“人才高地是我们数学学科建设的关键。”吴泉水说,建设“上海数学中心”,是保持国家科技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复旦大学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绝好契机。
据了解,“上海数学中心”由国家有关部委和上海市政府共建,预计建筑面积约
“
(本文由民盟上海市委宣传部摘编自《解放日报》作者:彭德倩/周楠)
责任编辑:冯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