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壮志献身林业 议政谏言矢志为民
——记全国政协委员、民盟黑龙江省委主委赵雨森
赵雨森,男,汉族,1957年7月生于内蒙古阿荣旗。198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盟黑龙江省委主委、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林业生态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领域科学研究工作,出版专著和全国统编教材10余部,多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国家质监总局和国家标准委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等。
长风壮志 献身林业
赵雨森的家乡临近大兴安岭,孩提时代他就从长辈那里听到许多关于大森林的故事。15岁时他到了内蒙古牙在石库都尔林业局读高中,17岁上山作了知青。大兴安岭磅礴的气势,激发了他满腔爱悦山林的豪情,年少的他下定决心要做大森林的主人。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勤奋努力的赵雨森高分被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林业专业录取,赵雨森终于实现了他学习林业的夙愿。
在林大读本科的四年,他发愤苦读,各科成绩均列上游。1982年一月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赵雨森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本校造林学科读研究生,主攻方向是林业生态工程。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本着一贯务实的精神,稳步前进,在导师的指导和带领下,积极参加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勤奋努力,在林学系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研究生毕业后,1987年刚刚30岁就任造林教研室副主任。年轻而优秀的他,很快在东北林业大学同期毕业生中异军突起,92年任造林教研室主任,破格晋升副教授。94年破格晋升教授。96年任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2000年任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2007年至2017年7月,任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
在别人的眼中,一路破格提拔的他无疑是幸运的,赵雨森的人生看似一帆风顺、水到渠成,可收获结果的同时,他又何尝不是付出了艰辛和努力。在他的心中,做多大的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投身到自己深爱的林业事业,建设好东北地区的绿色屏障,为国家的林业生态工程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书育人 科研创新
在林大的30余年,赵雨森与林学有着难解的情缘。作为一名教师,他治学严谨,对学生宽严并济,严守“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道,他的治学态度、常年亲赴林区寻求科研第一手资料的行动,深深感动着他的学生,他的言传与身教于无形中对学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如今他已是桃李满天下,很多硕士生、博士生都已成就为林业战线上的骨干。他们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防治研究,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教书育人之外,他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不顾风袭雪击,涉足几千里,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边陲,为建“三北防护林”治沙铺绿倾尽全力。科研上,他的钻研与坚持,使他成为全国著名的林学专家。赵雨森长期致力于林业生态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领域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出版专著和全国统编教材1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专业成绩斐然、术业颇有建树。特别是在东北地区和黑龙江省,他所从事的科研项目产生了数亿元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他积极开展的科技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也很突出。例如,为伊春、大庆、齐齐哈尔、双鸭山、大兴安岭等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业工程、防沙治沙、天然林保护、森林苗木地的建设谋划,以及大庆特色园苗木繁育中心、双鸭山三江平原苗木繁育基地、伊春五营翠北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兴安里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以及鹤岗市华欣职业公司纸浆工程扩建纸浆林资源评估等20余项科技服务项目,对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赵雨森作为学术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知名度很高的林业专家,为我国林业事业、生态环境建设事业和林业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黑龙江省优秀青年专家”称号,2002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人事部、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称号,2003年被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授予全国治沙产业先进科技工作者、以及黑龙江省第一批首席专家等荣誉称号。2012至2017年,主持林大科研项目4项;个人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海峡两岸林业敬业基金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主审参编全国统编教材和专著各一部。
转换身份硕果累累
2007年,赵雨森成为东北林业大学的党外副校长,同年经民盟省委换届大会选举,当选为民盟黑龙江省委主委、随后当选为省政协副主委,正式从一位学者转换身份进入到行政管理中来。
作为校领导,他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还要分管学校基本建设、招投标、外事和留学生管理等工作,肩上的担子又重了许多,对于行政工作,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多方努力为学校协调争取资金20余亿元,为学校建造了20余万平方米的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活动中心、实验大楼及附属配套设施、完成了周边道路改造等,大大改善了校园的软硬件设施。他还完善了招标采购制度,每年为学校节约资金1000余万元。为学校争取了200多万元森林防火专项资金;为林场200余名上访职工争取政策支持,协调学校出资200余万元为他们解决养老、医疗保险和生活保障等问题。
作为全省民盟的当家人,赵雨森极度重视民盟各级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他提出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在发展新盟员工作方面探索出一种教育培养新盟员的新形式--新盟员支部、总支部。凡是入盟的新盟员都分配到新盟员总支辖属的各个支部。通过这种组织形式,汇集省直各单位新盟员,用一段时间(一般以一年为限)集中参与新盟员支部各项活动。一方面理论学习,继承传统,夯实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高新盟员的素质。另一方面注重发挥新盟员的智力优势,积极开展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工作。此项探索延续至今,已成立了六届新盟员总支部,这项举措充分调动了新盟员重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新盟员支部、总支组织的凝聚力,增进了新盟员对民盟组织的深厚感情,树立了新时期参政党的良好形象。
作为机关的一把手,赵雨森认为盟省委机关是展示民盟形象的窗口,应使机关成为让人尊敬,令人向往的地方,盟的机关就是盟员之家。他要求机关干部不断加强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工作人员。为此,赵雨森为机关干部创造了许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先后推荐了两名处级干部、两名科级干部到县级市政府部门挂职锻炼,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赴民盟的诞生地重庆寻根,组织数百名盟员骨干、各级盟组织机关干部去北京、上海及沿海发达省份参观学习,去山西、青海等省份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赵雨森还在百忙之中,亲自抽空为新盟员讲盟史,为机关党员干部授党课,使机关干部、广大盟员更加了解和熟悉民盟的辉煌历史,更加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与民盟的历史作用和贡献,提高了继承民盟前辈坚定地政治信念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为使机关干部全面熟悉各项业务,工作起来驾轻就熟,赵雨森征得中共省委统战部的同意,对机关干部进行了大幅度的轮岗交流。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民盟省委机关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钱的新局面,大大激发了机关干部极大的工作热情,还摒除了各职能部门以往的陋习和弊端,增强了机关的活力,加速了机关干部的成长。
参政谏言尽职履责
由于机缘巧合,知青时代即积极要求加入中共的赵雨森却于1986年12月,经民盟省委特批,破格成为了一名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作为一名基层组织的盟员,赵雨森看到了东北林业大学的盟组织内无数治学严谨、道德风范高尚的先辈,将一生都投入苍茫的森林事业中,通过自己的科研成果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通过参议谏言,不断树立民盟的良好形象。赵雨森暗下决心要以这些前辈为榜样,一方面要做好深爱的林业事业,更要站在参政党的角度发挥好作用,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黑龙江省民盟做出贡献。
远大的理想成就辉煌的事业。1997年5月,民盟黑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年仅40岁的赵雨森当选为民盟省委副主委,成为民盟省委领导班子中最年轻一员,从此走向了更大的政治舞台。尽管他在林大的院务工作繁忙,但分工负责的盟省委青年委员会的活动和会议他却从未缺席,他发挥自己一贯脚踏实地,深入实际,认真做事的作风,并以交心谈心不分心的做人态度团结更多的盟员一起谋事做事。在他的带领下,青年委员会的各项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在民盟省直基层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2007年,在民盟黑龙江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赵雨森当选为主任委员,随后就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这使得他更加重任在肩,进一步增强了履行参政党职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他深知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第一要务和立足之本,因而上任之初,他就带领民盟省委领导班子继承传统,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自选课题并担任课题组的组长。十年间,在班子成员、机关干部与盟省委专委会的共同努力下,撰写出切实的有质量调研报告70余篇。赵雨森提出的《关于推进我省林业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课题,得到原省政协王巨禄主席、省政府吕维峰副省长的好评和原中共省委书记钱运禄的批示。2009年,赵雨森邀请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副主席索丽生来我省大兴安岭地区进行调研,由盟中央报送中共中央的调研报告,得到温家宝总理的批示。他带领专家组考察撰写的《农业节水大有可为——对我省农业节约水资源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关于我省城乡供热减少煤炭消耗推进清洁能源使用的建议》等多篇调研报告也先后得到时任中共省委书记王宪魁和省长陆昊及政府各级领导的批示。
担任全国政协常委的十年间,赵雨森个人先后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100余份,立案90多份,70多份被《人民政协报》、《黑龙江日报》、《群言》杂志、东北网等二十多家报刊网络媒体发表,还接受各种采访40余次。2016年6月,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上做了《走绿色发展之路把北大荒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北大仓》大会发言。2015年、2016年分别就黑土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我国林业类大学特色发展、科学划分自然保护区功能区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关系在全国政协双周座谈会特约发言;还分别就解决资源枯竭城市发展问题、加强黑土保护与“三江连通”水利工程建设、对产粮大县采取更精准扶持政策等问题作客新华网直播间,为社会经济发展献计出力。2017年,《关于东北四省(区)交界带建设国家级生态经济区的建议》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赵雨森在全国政协做了《关于在东北四省区交界带建设国家级生态经济区有关情况的汇报》,并对建设国家级生态经济区提出建议。
服务社会笃志为民
赵雨森多年来一直关注贫困地区、弱势人群、特殊群体,认为在参大政、议大事的同时,要尽全力帮助和服务于这些更需要社会救助的地区和群众。在他的引导下,民盟省委在社会服务工作上,有明显的拓展,并取得多方面的成绩。在盟中央的大力支持下,他为兰西县的土地平整项目争取资金2000多万元,为青岗县乐园村、友爱村协调新农村建设资金300多万元。2007年以来,盟省委分别对兰西小学、初中、高中2000余名骨干教师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兰西县农村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在汶川和玉树地震后,积极发动盟员通过各种渠道向灾区捐款捐物500余万元,一盟员企业家出资100万元援建四川彭州中学。2007年以来,盟省委分别对兰西小学、初中、高中的2000余名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每逢重大节日,赵雨森就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到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帮扶慰问,并向他们宣传当前大好形势,进行法制教育,此外还赠送生活、学习用品。他还责成盟省委多次组织医疗界专家赴贫困地区为困难群众免费诊疗,送医送药,组织盟内的企业家给贫困地区送项目送资金,组织盟内的科技人员送技术送知识。他说:“一个人的乐善好施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却是几何倍增的,民盟全省各级组织要举全盟之力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用真情真意真举真正地服务社会,为他们创造更加美好的家园。”在赵雨森的带领下,民盟省委社会服务工作在各个领域圴取得成效,先后荣获2008年度、2010年度“中省直新农村建设帮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7年,我国全面打响扶贫攻坚战役,中共省委统战部号召民主党派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充分发挥党派作用。赵雨森亲自带队赴盟省委对口扶贫单位齐齐哈尔市富裕县、梅里斯区实地考察当地的扶贫情况,还组织盟内专家座谈讨论如何更好的开展扶贫监督工作,在中共省委召开的双月座谈会上,他对扶贫监督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赵雨森对民盟的一腔热爱与深情,对民盟事业的全心投入,对黑龙江民盟全面发展的正确掌舵,以及对广大盟员的关爱,使他赢得了全省盟员的一致好评,他治学、从政、议政、爱民的一系列态度和行动,对黑龙江省的盟员也有着深远的影响。2017年5月,他第三次高票当选第十二届民盟黑龙江省委员会主委,并当选民盟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作为一个连任三届的民盟省级组织领导人,他仍壮志凌云,他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民盟省委要努力引领全省11245名盟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认真履行党派职责,胸怀全局、扎实工作、主动作为、不遗余力,出色地完成所肩负的各项工作,正所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豪情在胸,前景无限!
责任编辑:石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