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西安市委周至工委终南支部          胡文化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也是党领导人民开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的一次大会,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时代标志,在党的历史上、新中国发展史上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划时代的意义。

做为自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奋战在中国西部贫困县的农村乡镇教育战线上的我,学习了十九大报告之后,可谓是收获颇丰,现就自己的学习总结如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所在的周至县第六中学,是距离县城最远的的一所农村高级中学,我亲自见证了它的整个发展历程。从1994年的全校13个班级,其中高一高二各4个,高三5个(含2个补习班),校舍的简陋,师资的配给都让我们很汗颜,但是就是这样的状况下,周至六中的教师们凭着“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追高逐远”的六中精神,硬是创造出了2004、2005年全县状元的佳绩;2010年晋升为“省级标准化高中”;此后全县的课程改革推进会、西安市的课改诊断会等等都在我校召开,不断提升着六中的知名度,让我校逐渐成为我县乃至我市的课改先进区县,现在我们又在为创建“省级示范化高中”而努力奋斗,连年的高考质量先进的评价,让周围群众对我们的满意度越来越高,也让我们坚定了全力推进课改的信念。而总书记的报告,更让我们充满了信心,我们会一如既往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九大报告里面说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总书记的报告和2014年他在北师大的讲话中说的一样:“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那就是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

我出生于1979年,也就是在那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的时代里”。在师范学院毕业后,我不断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法规,以保证在提高自身理论素质的同时,能够把党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及时传输给学生,让他们坚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念;在教学中,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兢兢业业搞好本职工作,做好“人民教育为人民”;在生活上,坚持不吸烟、不喝酒的习惯,坚持锻炼,保证自己能有充沛的精力,以至于把自己的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学生服务之中;做班主任工作中,总是挑起别人都不愿意干的来做,而且努力把这项工作做的比其他人还好;在参加工作的16年间,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困难和挫折,我总是毫无畏惧的站在第一线,任凭雪雨风霜的的冲击和磨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当代世界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从15世纪以来的新航路开辟到欧洲的早期殖民扩张和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速度迅速加快,这些都让我们倍感世界在缩小,地球在缩小,如何克服当代经济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总书记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份理想的蓝图,那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十九大报告,内容宽泛而充实,我每学习一次,就有一次不同的感受,我会在我的课堂上和教育教学中,不断把十九大的精神,传输给我的学生们,诠释给我的孩子们,交流分享给我的同事们,让他们共享十九大精神的魅力,毕竟“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责任编辑:李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