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行动":宁波民盟多形式支教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来源: 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2011-08-18

“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启迪学生,让学生独自思考,抒发自己的见解……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是一个飞跃。在宁波学习不仅拓展了视野,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浓厚的教学氛围,更是让我受益匪浅。”近日,在贵州雷山如愿考上一本重点线的马明炜向记者讲述了在宁波慈溪育才中学的学习感受。前不久,第一届宁波“民盟育才班”学生高考成绩公布,贵州雷山班16名学生全部考上一本重点线,其中3名学生成绩在600分以上,在贵州引起轰动。

马明炜同学能走出山区学习,得益于民盟2007年7月发起的“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当年,民盟成员、宁波慈溪育才中学董事长沈宏邦,与民盟宁波市委的有关领导一起考察了西部助教助学情况。在了解贵州雷山和甘肃定西的教育工作情况后,沈宏邦决定在本校创办“民盟育才班”,招收西部地区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学生免费就读。

2008年9月1日,第一届“民盟育才班”正式开学,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民盟组织都予以了关怀和关注: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副主席张梅颖多次过问。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民盟浙江省委主委徐辉等到学校看望学生。民盟慈溪市委更是高度重视,为孩子们举办了多种关爱活动。

为了把“烛光行动”这一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民盟宁波市委将“见实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实施方案》中,记者看到:烛光行动在宁波不仅确立相关的领导小组、负责人和联络员,还设立了专家咨询组。行动计划以教师培训为主,适度资助,改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每年年初,民盟宁波市委就列好工作计划,确定定点联系学校,不仅开展教师培训、业务指导,还根据学校实际,拟定若干课题,设立课题奖励经费,邀请教育机构或有关专家对课题的论证、立项、研究、结题等进行指导和评估。

在培训教师的过程中,除了将盟内名师“送出去”,民盟宁波市委还采取了把结对学校教师“请进来”的办法。2007年至今,民盟宁波市委已组织了28人次盟内名师赴结对学校开展教学指导和业务交流,安排了34位结对学校教师到市内名校学习培训。

“烛光行动”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如何把“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打造成精品工程,使之有更好的社会效益、更鲜明的特色和可持续的工作模式,已成为民盟宁波市委的下一个目标。民盟宁波市委主委成岳冲就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提交提案呼吁,加快完善激励监管机制,促进教育捐赠事业健康发展。今后,民盟宁波市委将进一步加强“烛光行动”的研究工作,探索和推广更为有效的工作模式,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有利于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法律和社会环境的形成。(记者鲍蔓华 通讯员潘一红)

责任编辑:冯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