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援毕节 烛光映西部——上海民盟组织多年助学支教活动纪实

来源: 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2012-05-17

 

第一次,民盟上海市委领导班子全体出动,就援建毕节这一主题,赴远在千里之外的毕节举行现场主委会议;也是第一次,部分盟员企业家随行到毕节考察,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日前,这个近三十人的上海民盟考察团受到了毕节地委书记秦如培等当地领导的热烈欢迎。毕节市委四套班子领导向上海民盟组织多年来援建毕节表示感谢,并介绍了目前毕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在随后的民盟上海市委主委会上,领导班子成员就援助毕节发展专题畅所欲言。有的提出,上海民盟应当立足自身人才优势,以智力支教为主线,建立农村教师培训的长远规划;有的强调,不仅仅要援建一两个项目,更要共同培育毕节科学发展新理念。大家各抒己见,纷纷为毕节建设出谋划策。

与此同时,在隔壁举行的民盟企业家毕节项目对接会上也是一番热闹景象。盟员企业家们就关心的毕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土地价格等问题提问,毕节市招商局、教育局等相关委办局代表一一认真回答。在毕节寻找投资项目,这意味着民盟上海市委的援建工作将考虑从单纯“输血”向协助“造血”拓展。

会议结束后,考察团回访了民盟上海市委五年前援建的梨树镇二堡小学。孩子们坐在明亮整洁的教室里听课,朗朗读书声不时在教学楼回荡。下课铃敲响,他们玩篮球、打乒乓,玩得兴致勃勃……这样的小学场景再普通不过,却令远道而来的上海客人感慨万千。民盟市委副主委周星增还记得,20067月他第一次来到这里,当时的教室校舍都是危房,淹没在一片玉米地中。学校向附近中学租借了两间教室,四百多名小学生平时就挤在两间教室里轮流上课。身为上海建桥集团董事长的周星增当即表态,捐款25万元援建二堡小学。今年3月,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方荣又为二堡小学送去了上海建桥学院捐赠的价值2万元教学设备和奖学金,并赠送了民盟上海市委全体机关干部募捐购买的《新华字典》,全校师生,人手一册。

让大家牵挂的还有另一所位于小坝镇的小坝中学。该校由民盟上海黄浦区委出资15万、当地政府配套15万共建的“同心·烛光民盟黄浦图书实验楼”顺利落成,民盟上海市委又当场捐赠30台电脑和一批图书。剪彩仪式上,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市委主委郑惠强十分动情,他说:“上海民盟一贯重视发挥界别优势和人才特色,推动教育事业公平健康发展。这座图书实验楼是上海民盟的一份心意。今后,我们将继续携手毕节政府和相关部门,让更多的毕节孩子读上书、读好书。 ”

多年来,在民盟中央的领导下,民盟上海市委以出资助学、捐物赠书、智力支教等多种形式支持毕节教育文化事业发展:2007年,捐资25万元援建毕节市中心广场文化活动舞台;2008-2009年,向毕节地区图书馆捐赠各类图书5000余册;2010年—2011年,老盟员徐方瞿教授两赴毕节为高中数学教师举办培训讲座;2010年,民盟上海市长宁区委募集捐款,为毕节六中10位初中优秀贫困生提供帮困助学金,帮助孩子们走出失学困境……这一桩桩,一件件,凝聚着上海盟员对毕节人民的深情厚谊,展现出上海民盟积极援建毕节的诚意和努力。

事实上,热情的援手并不仅仅伸向毕节一地。近年来,上海民盟助学支教的脚步几乎遍布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是民生基础,孩子是祖国未来。2007年起,民盟上海市委积极响应民盟中央“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号召,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农村教育事业。民盟上海市委与上海建桥集团签订协议,由建桥集团每年捐赠50万元,为期10年,共500万元用于援建贫困地区学校。至今,民盟上海市委已在新疆、宁夏、青海、贵州、云南等地建成 14所烛光学校。

光有硬件还不够,教师水平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最为直接。如何提升中西部地区教师的业务素质呢?民盟上海市委一边“走出去”——选派优秀校长、教师赴当地开课讲座;一边“请进来”——邀请中西部校长、教师来沪学习挂职,以“东西互助、共同联手”的方式提升贫困地区教师素质。民盟上海市委将教师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年初早安排、早着手,按计划分步实施,特别在挑选专家、安排课题等方面煞费苦心。

据不完全统计,民盟上海各级组织近年来共为中西部贫困地区培训教师5000多人次,有效提高了当地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除了安排教师互动,民盟上海市委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多角度、多方位开展“烛光行动”:实施“雏鹰展翅——农民工子女健康教育”项目,为农民工子女开展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牵头成立校企合作信息服务业专业理事会,培养适合产业发展和适应时代需求的实用性人才,发挥作用;发动盟员捐献书籍和电脑,充实西部农村学校现代教育;筹集教育扶贫资金,对宁夏贫困地区学习好、生活困难的高中生和在艰苦环境中教书育人的教师进行资助和奖励。

如何继续拓展援建领域?如何创建科学可持续的社会服务体系?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市委主委郑惠强表示,上海民盟将积极响应民盟中央的号召,以智力支持为主线,以教育支助为重点,特别是在学校管理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帮助毕节及其他中西部地区。至于如何探索扶贫援建新方式,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指出,此次企业家访毕节、找项目就是一个试水之举。上海民盟今后将考虑设立专门的“同心基金”,把各项扶贫资金集中起来用于援建工作,还计划结合“烛光行动”计划,在毕节地区选择若干学校,由民盟市委普教工作委员会和各区县委员会等共同参与,在资源共享、奖学金设立,尤其在教师培训等方面形成长期援建机制。(民盟上海市委宣传部左娟娟)

责任编辑:冯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