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教育东西牵手 烛光星火播撒雪域——民盟“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在天祝
“烛光行动”实施背景
教育是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已总体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也已建立,但农村师资力量还相对薄弱,这已成为当前影响农村基础教育提高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民盟是主要由文教科技界知识分子组成的参政党,全国盟员特别是其中十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始终牵挂着农村教师和农村教育。为延续和发扬民盟积极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传统,发挥民盟优势,为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和农村教育水平做好事、做实事,2007年7月,民盟中央决定在全盟启动“农村教育烛光行动”(简称烛光行动) ,出台下发了《民盟中央关于开展“农村教育烛光行动”的意见》,提出民盟“烛光行动”的宗旨是以“适应发展阶段,响应党的号召,协助政府学校,帮助农村教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宗旨,简而言之就是“追求教育公平、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教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教育帮扶行动,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在整体上有一个显著的提升。
“烛光行动”结缘天祝
2007年是“烛光行动”启动实施的开局之年,民盟甘肃省委和民盟江苏省委积极行动(民盟江苏省委多年前就一直参与对甘肃甘南、积石山等地教育的帮扶活动),通过交流、沟通、调研后,决定结合“烛光行动”继续在甘肃实施东西帮扶,并将天祝县确定为民盟“烛光行动”的重点县之一。笔者作为民盟天祝支部的负责人,基本上直接和间接参与了“烛光行动”在天祝近年来实施的许多活动。
2007年7月底经民盟甘肃省委联系,天祝县教育部门积极主动衔接,组成了由教育局副局长杨秉强带队,县教研中心、天祝一中等有关人员参加的东部教育考察团。考察团一行8人赴江苏南通等地进行了为期9天的考察学习,切身感受到江苏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高速发展,取得的成果,影响深刻。考察团以考察报告等形式向部门及县上有关领导做了汇报,对民盟准备在天祝县开展“烛光行动”寄予厚望。
同年8月21日至23日民盟甘肃省委和民盟江苏省委教育帮扶团一行12人莅临天祝县,笔者全程参与了活动。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于琨奇,民盟江苏省委副秘书长、社会服务处处长池正海,副处长王震峰,民盟甘肃省委社会服务部副部长、调研员周洁民,先后深入天祝县华藏初中、松山等学校进行调研,就东西联手实施民盟“烛光行动”,同天祝县政府领导和教育局进行了磋商,达成了民盟甘肃省委和民盟江苏省委在天祝定点实施“烛光行动”的决定。同时,教育帮扶团四位优秀教师还分别在天祝一中和天师附小针对班主任策略和方法进行了四场讲座和交流。帮扶团认为天祝县地处西北经济落后、环境恶劣地区,县委、政府对教育发展高度重视,教师敬业爱岗令人敬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创新开拓能力不足,江苏是全国实施教育改革最早,受益最大,经验较为丰富的经济发达地区,两地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期望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落实好民盟“烛光行动”。
紧接着,《民盟甘肃省委“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实施方案》下发,中共天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烛光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对此项活动的领导、规划实施、检查与总结。县政府分管领导督导,教育部门专人负责,各方积极配合对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制定了《天祝县“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实施方案》,为“烛光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烛光行动”行动烛光
为切实搞好“烛光行动”教师培训工作,天祝县从实际出发,从一线教师现状和需求出发,重点解决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困惑,积极探索实施多种培训模式,以“请进来”和“送出去”培训模式为主线,整合各类资源,采取骨干教师集中培训、进帮扶学校培训、远程网络培训、二级延伸校本培训,通过送教下乡、联片教研、结对交流、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扎实有效地在天祝县开展民盟“烛光行动”。随着“烛光行动”在天祝县的持续深入开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得到了省、市、县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引起了民盟中央的高度关注,获得了积极而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下面,我将近年影响深刻的几次活动片段记录回顾,以飨读者。
2008年4月20日至24日,应民盟江苏省委的邀请,天祝县组织了由县教育局副局长杨秉强带队,共有15名教学管理者和骨干教师组成的赴江苏教育考察团,笔者也是其中成员之一。此行的目的是拓宽天祝县骨干教师的视野,近距离接触、观察、感受江苏教育。考察团先后在江苏泰兴洋思中学、苏州市第一中学、江阴周庄成化高级中学、江阴华西实验学校,大家通过实地观摩学习,就课堂教学、新课程实施、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全体成员对所见所闻深有感触,对江苏各级盟组织和有关方面的工作安排、接待感到周密、亲切、温暖。大家一致认为,江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模式对天祝县的教育是很好的启示,值得深思和研究,一定要把这次考察的成果带回去,并努力付诸实践。考察结束后考察组撰写了考察总结汇报材料,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活动,并以《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为题撰写了天祝县教育考察团赴江苏考察学习有感的论文,并在有关刊物发表。
2008年9月,甘肃省六名教师(其中天祝县四名)赴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开始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培训。民盟江苏省委极为重视这项培训工作,对来江苏培训的老师和接受地的民盟昆山市委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民盟昆山市委特别与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校长周建华等认真拟定了教学培训计划,单独辟出一间办公室供他们办公,并备好了电脑以及备课、听课所需的各种办公设备和用具。学校免费提供食宿,连洗涮用品、炊具等生活用品都作了精心准备,并提供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贴,努力营造出“家”的氛围。教务处专人协调负责,采取“师徒”帮带式培训,即学校指派一位骨干老师帮带一位受训教师,跟班听课,指导备课,参加教研活动,同时,还让受训教师适时上课,充分体验教学,从指导备课、组织老师听课到课堂点评全程辅导。华藏寺镇初级中学的张广文老师、新华中学的王彩芳、打柴沟镇初级中学的昝秀珍、张芬芳老师在培训过程中随堂听课、跟踪听课,虚心请教,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张广文老师还诚恳地咨询请教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等工作经验。在培训总结中他们认为这次培训机会难得、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我们所学到的这些将会成为今后教学中的一笔财富,大家清醒的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结合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风格,这样对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才会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受训教师回到甘肃以后,盟省委领导又与教师们亲切座谈,倾听了解教师们对培训的感受、意见和建议,大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民盟“农村教育烛光行动”的认识。
2009年3月份开始天祝县共选派28名教师赴江苏、广东、湖北参加了为期3个月或15天不等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教研活动、教学常规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等。例如,其中4名教师赴江苏江阴市最好的南菁中学、江阴高中及江阴第一中学接受培训。新华中学副校长刘嫈参加了在江苏南菁高级中学三个月的学习培训,通过培训,她的管理理念有了明显变化,回校后她首先在领导班子会议上向领导汇报培训体会,在全校教职工会议上做图文并茂的专题讲座,在全校升旗仪式上作主题系列演讲,使自己的培训心得转化成了全校师生的收获与体会。她还在自己所任班级进行大胆的“拿来主义”实践课,以培训所得改变自己教学方式和引导学生学习行为,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同时,在她的建议下,学校重新修订了《教师考核办法》等四项制度,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有效。还有古城初中校长杨宝林、天堂学校校长邢志成、打柴沟初中校长李万辉等接受有关“烛光行动”培训后,结合学校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学校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2009年8月20日至28日,“烛光行动—2009新东方教师社会责任行”活动在“烛光行动”天祝县教师培训中心举办。新东方兰州分校校长孔建龙,教师王东阳、刘斌、苏明山等担任主讲,全县百分之九十的英语教师共计170名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培训活动目的明确,组织得力,管理到位,方法得当,成效显著,得到了与会学员的高度评价和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搜狐网、甘肃电视台、兰州晚报的记者对培训班进行了全程采访报道。
2010年5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一行莅临天祝县调研民盟“烛光行动”工作。
李重庵一行,首先出席了由县委书记杨得中主持的民盟“烛光行动”天祝县高中新课改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随后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听取了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国荣对天祝县开展“烛光行动”教师培训工作情况的汇报,并与培训教师座谈交流。座谈会结束后李重庵与蒋树声主席夫人资助的学生见面,转达了蒋树声委员长和夫人的问候和良好祝愿,向同学们赠送了字典、诺亚舟学习机等学习用品。并与受助学生、盟员代表、受训教师共同合影留念。下午调研组先后视察了天祝县新华中学、哈溪镇尖山小学,实地调研民盟 “烛光行动”在这些学校开展工作的情况。
李重庵充分肯定了天祝县在“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认为民盟“烛光行动”在天祝县实施有五大特点:一是党政领导支持、科学管理,保障有效;二是资源富集,整合有力;三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目标明确;四是注意辐射,带动全局;五是实效明显,影响深远。李重庵希望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将“烛光行动”扎实有效的开展下去,进一步树立民盟良好形象。
陪同调研的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甘肃省委主委张世珍在充分肯定天祝县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对“烛光行动”工作提出了三点具体要求。一是要更加突出特色;二是要更进一步拓展平台;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机制。笔者在座谈会上就如何开展好“烛光行动”发挥基层民盟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做了汇报发言。
“烛光行动”情暖学子
大爱无疆暖学子,雪域高原感真情。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夫人吴珏珏从2005年就开始资助天祝县松山小学的10名贫困学生马黛吉措姆、张晓梅、党文斌、王昕、徐德英、朱熹星、赵娟、陶必蔚、董平、刘兴涛。受助学生每年享受300元,对升入初中的同学增加到每生每年600元,直至高中毕业,承诺对升入大学的同学还可以继续资助至学业完成。
蒋树声主席在百忙之中也十分很关心这10名学生,夫人吴钰钰女士多次写信给这些孩子们,问寒问暖,详细询问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一封封情真意切、谆谆教导的来信,使这些孩子感受到了人间最崇高的爱,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殷切期望,受助学生学业成绩不断进步,道德情操不断升华,进取精神不断高涨,2009年党文斌同学还被评为武威市市级“三好学生”。
民盟甘肃的各级组织和县教育局领导也非常关注这些孩子的成长,先后多次专程前往学校看望这些学生,转交受助资金,并给这些同学带去了书包、羽绒服、台灯、书籍等学习和生活用品。
特别是2010年8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率民盟中央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考察调研组来天祝县考察期间。蒋树声一行前往“烛光行动”天祝县教师培训中心,详细了解民盟“烛光行动”在天祝县的实施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与夫人吴珏珏亲切看望了他们资助的10名学生。特别感动的是吴女士第一次见到孩子们不用介绍就能一一叫出每个孩子的姓名,大家感到特别温馨、亲切,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时间里与孩子们恳谈、交流、唱歌,赠送学习生活用品、合影留念,勉励孩子们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好好学习,志存高远,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才,看望交流场面感人至深,令人难忘,我想对这些孩子一生都会留下美好的回忆,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烛光行动”辉耀雪域
五年来,天祝县先后选派20余批100余名(其中盟员6名)教育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赴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湖北、浙江等省市接受为期15天或90天的视察、学习培训;有80余名省内外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来天祝讲学,分别举办了校长、班主任培训,三轮高中教师新课程、中小学英语教师等多期培训班,参加培训教师1700多名;建立了民盟“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天祝县教师培训中心,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天祝教学站,整合资源,辐射带动,切实开展多种培训形式,扩大了培训成果,使雪域藏区3000多名教师受惠;江苏、上海盟省委捐资45万元,援建哈溪镇尖山小学;民盟甘肃省委、民盟广东省委联手向天祝县新华小学、安远中心小学、打柴沟小学三所学校价值达27万余元捐助多媒体电教设备仪。
“烛光行动”,情系天祝。民盟“烛光行动”在天祝县开展和实施,展示了民盟智力资源的优势,彰显了民盟关注教育的情怀,为天祝教育走向阳光、跨上新台阶发挥了鼓劲助力作用。民盟天祝支部作为民盟基层组织,在“烛光行动”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盟组织优势,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广泛协调、全力支持“烛光行动”在天祝县有序、高效的开展,努力做好信息搜集、整理、上报、宣传等工作,强化和形成了各级盟组织上下互动,同心协力做好这项工作的良好局面。
民盟“烛光行动”在天祝的工作还在继续,笔者作为一名盟员,一名参与者,行文至此,借此机会,在这里,真诚地向为民盟“烛光行动”倾注精力和心血,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的有关部门、有关领导、同事、老师们道一声谢谢,也想用自己所写的一首小诗表达对民盟“烛光行动”在天祝实施的感受。
轻轻地你来了/一束烛光辉耀高原/一份真情温暖雪域/与你相识,与你同行/荡起一叶智慧的扁舟/放飞一个自由的梦想/我们启航,我们追寻……
轻轻地你来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带着芬芳,踏着露水/本想捧起一簇浪花/但却得到了整个海洋/有你、有我,有他……
轻轻地你来了/一夜好雨催芳绿/满目春光溢清香/牵着你的手/温暖我的心/我们一路走来/一路走去/走过雪山,走过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