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点亮未来——民盟上海市委“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小记

来源: 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2014-04-09

“烛光,比起太阳的耀眼光芒,是那样微不足道,但聚沙成塔,汇流成海。一束烛光,自然微弱,但若是我们每一个盟员都能像蜡烛那样,勇于奉献、甘愿付出,那么西部教师的心中就会有一盏闪亮而美好的明灯。”

一位参加民盟“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智力支教的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样写道。

颇受各方赞誉的“烛光行动”是由民盟中央倡导,于20077月在全盟正式启动的支教行动。民盟上海市委调集各方力量,支教、援建,用心用情把“烛光”点亮在需要的地方。

烛光摇曳,照亮未来,温暖人心。

“支教会上瘾的,你总在寻找下一个目的地”

 “有一年,我去安徽的肖集中学给老师们上课。到了那儿后,我透过教室的窗户看到操场上站着很多老师,却不进来。我就问他们校长这是怎么回事儿?校长告诉说,因为那些老师没有穿鞋,得知有上海的专家过来,不好意思进教室。我又问他们为什么不穿鞋。校长回答说老师们从家里走来给学生上课都要2个多小时,这地方前几天下了好几场大雨,路上泥泞不堪,老师们不舍得弄坏鞋子,这几日都是光着脚来上课的。”

王钢是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他给记者讲起了自己在肖集中学支教的故事。

“我当时就觉得心下一酸。那是些多么淳朴,多么好的人民教师啊!支教会上瘾的。没有人会喜欢艰苦的地方,这是人的本性。但是只要你去过,你就会爱上支教,因为在那里,你会发现很多淹没在繁忙都市里的真善美,你会为当教师感到骄傲,你会为自己骄傲。这是人的灵魂。”

王钢还向记者说了一个他们闸北区风华中学一位50岁的数学教师在肖集中学支教的故事。

“那位老师有一天一大早去给孩子们上课,发现全校的孩子们都在操场上。大家都穿得很喜庆,老师纳闷今天是什么节日呢?突然之间,全校开始高唱生日快乐歌——原来这天是这位数学老师的生日,大家从他的身份证信息中知道了这个日子。这位年逾50的数学老师当场哭了。”

王钢是参加民盟市委“烛光行动”智力支教进固原、上六盘山的教师之一。“智力支教,就是我们这些老师,去给那儿的老师们上课、开讲座,提高当地的师资力量。”自2007年至今,每年暑假都有一支由盟内教育专家组成的队伍奔赴青海宁夏,已为近万名当地骨干教师进行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及如何提升学科教育境界等方面的专题讲座。

“连续上课4个小时的工作量,让我们有些老师讲得嗓子都哑了;有些老师一到了那儿就有强烈的高原反应,还有的老师发烧感冒,晚上打点滴,白天继续讲课……”上海市南洋中学校长于东航告诉记者,他在2008年前往宁夏石嘴山市,当晚入住的招待所停了一晚上的电。

2010年夏,我们从西宁出发到达银川时,已经是半夜23点,住进宾馆弄停当天已蒙蒙亮,第二天一早8点就要开始讲课。我们几位老师连觉也没有睡。”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高级教师贺耀荣2007年退休后,报名参加了第一批支教的队伍,而后几乎每年都能在支教的队伍中看到他白发苍苍的身影。“每次去,我都被宁夏青海老师们的好学精神感动。我一开讲就要整整4个小时,1000多人的大教室里,没有人走动没有人讲话,每个听众都聚精会神。大教室里没有空调,只有一个小风扇对着我吹着……”

“要把钱花到对社会有益的事上”

在贵州毕节的梨树镇二堡小学,孩子们坐在明亮整洁的教室里听课,朗朗读书声回荡在教学楼的上空。下课铃敲响,孩子们玩篮球、打乒乓,玩得兴致勃勃……这样的学校景象再普通不过,却令远道而来的上海民盟考察团感慨万千。

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周星增还记得,20067月他第一次来到这里,当时这里的情况让他大吃一惊:所有的教室校舍都是危房,闭门封窗,淹没在一片玉米地中。学校向附近中学租借了两间教室,四百多名小学生平时就挤在两间教室里轮流上课。身为上海建桥集团董事长的周星增见到此情此景,心酸得几近落泪,他当即决定捐款25万元援建二堡小学。

一年之后,新落成的二堡小学出现在盼望已久的师生面前。一座崭新的两层教学楼拔地而起,借读在外的学生全部迁入新楼上课。学校还新配置了篮球架、乒乓球桌、单双杠等体育器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为了感谢民盟上海市委的大力援助,二堡小学更名为“民盟同心•二堡烛光小学”。20133月,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方荣又为二堡小学送去了上海建桥学院捐赠的价值2万元的教学设备和奖学金,并赠送了民盟上海市委全体机关干部募捐购买的《新华字典》,全校师生,人手一册。

事实上,热情的援手并不仅仅伸向毕节一地。近年来,上海民盟助学支教的脚步几乎遍布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是民生基础,孩子是祖国未来。2007年起,民盟上海市委积极响应民盟中央“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号召,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农村教育事业。民盟上海市委与上海建桥集团签订协议,由建桥集团每年捐赠50万元,为期10年,共500万元用于援建贫困地区学校。

而这样的援建还有很多很多——

2011720日,民盟上海市委援建的烛光学校——尖山民盟烛光小学在甘肃天祝县落成,这是盟员吴云仙个人出资25万元援建的学校。吴云仙一家四口都是盟员,她本人生活克勤克俭,却一直大力支持民盟的支教扶贫工作。

2011年民盟黄浦区委在全区盟内募集15万元援建贵州毕节小坝中学。

2012年盟员蒋华良联系、协调江苏几位企业家出资50万元援建湖南芷江大树坳中学……

至今,民盟上海市委已在新疆、宁夏、青海、贵州、云南等地建成 22所烛光学校,还有3所正在建设。

教师出身的周星增曾说:“一个人一辈子挣再多的钱,也只能花掉最上边的那几张,要把钱花到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上。”

只有教育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只有教育才是兴国之本、强国之梦。

践行“中国梦”,“农村教育烛光行动”便成题中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沈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