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卓越的科学家、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童第周,一生热爱祖国,追求进步。在他77年的生命历程中,有两件事对他的思想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是1952年8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时年51岁;二是197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76岁。童第周入党,曾在媒体中报道过,诸多版本的传记或年表中也有记载,而对其入盟一事则少有公开。其入盟后曾长期担任民盟中央常委,是民盟有影响力的领导人之一。童第周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也是他思想不断进步和社会客观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童第周一贯同情和支持学生运动,是一位具有正义感和爱国心的知识分子。1947年6月,山东大学学生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童第周夫妇与曾呈奎等教授偷拍下国民党军警镇压学生游行的照片,送英文版《民言报》刊登,报纸被禁售后,他又用剪报的方法发给全国各地有影响的教授,以取得全国的声援。作为山东大学教职员会主席,他与山东大学总务长周钟岐一起成功保释了被捕的学生。为了抗议国民党反动派对教员的虐待,童第周组织领导教员罢教一个多月,最终取得胜利。

他也是一位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学者,他的质朴、专一的治学与做人之道至今在山东大学传为佳话。为搞科研,童第周夫妇经常自费购置设备,负了一身债。新中国成立后,教师们都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但童第周因购买显微镜借的一笔债仍无力偿还。学校党委获悉后,专门向教育部打了报告,上级很快批复并汇去款项,党支部书记两次登门送汇款单都被童第周婉拒了,他说:“我已经拿了国家的工资了,怎么能再要国家的这笔钱呢?”党支部书记完不成任务很着急,只好和校党委的一位领导第三次登门送款,校党委负责同志说:“中央给你们汇来一笔款,你们就收下来还债吧,不退回去了,这是党的决定。”“这是党的决定”,这六个字的分量重如千钧,童第周和夫人叶毓芬接过汇款单,激动得热泪盈眶。

1951年华东大学和山东大学合并时,中央确定由华岗任山东大学校长,童第周、陆侃如任副校长,征求童第周的意见时,他一心想搞科研,无心仕途,便以“没有行政能力”为由婉拒了。教育部派去指导合校工作的副司长张宗麟试着做他的工作,在一次家宴上,张宗麟劝说:“让你当副校长是党的决定。”果真,这么一说,童第周便改口答应了。张宗麟乐了,立即打长途给上级组织汇报,组织回复:“即日到职视事。”如此一桩桩一件件事情,无疑反映了共产党在童第周心中的崇高位置,也勾画出这位学者思想发展的历程。

华岗任大学校长期间善于团结知识分子,尊重爱护人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把建立和发展民主党派,作为团结知识分子的重要渠道。1951年初,民盟青岛支部山东大学小组成立,民盟青岛市支部山东大学区分部于1951年10月20日召开大会宣告成立,中共青岛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林一夫、民盟青岛市支部主任委员陈仰之、山东大学校长华岗等人和众多嘉宾、盟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宣布,全校盟员已有36人。笔者以山东大学校刊《新山大》编辑的身份参与了大会的采访,并在《新山大》第23期一版上作了报道。我依稀记得童第周副校长也以嘉宾身份参加了这次大会。

民盟组织在山东大学发展壮大,童第周作为知识分子的上层人物,自然是重点发展对象。一直追求进步的童第周,对是否入盟有两个心结:“要参加就参加共产党”“入盟后开会多,是个负担”。解开这两个心结,需要别人的帮助开导,更需要自己的深思熟虑。从学校这个小环境看,教务长吴富恒教授是位老盟员,理学院院长郭贻诚教授担任了民盟山东大学区分部主委,还有一些系主任先于他参加了民盟,自己的夫人叶毓芬早已是民盟小组的负责人之一,这些活生生的现实,对他有很大启发。特别是校长华岗在这方面对他的教育动员,最终解开了他的心结。童第周正式写下入盟申请书。1952年8月30日,民盟青岛市支部临时工作委员会批准他入盟。

他在入盟后不久为校刊《新山大》写了一篇《加入民盟的感想》,详尽真切地道出了入盟的缘由,很有典型意义。

1950年有人和我讨论加入民盟的问题,我很干脆的回答:“我们应当争取入共产党,何必再走弯路入盟呢?”因为共产党有威信,大家都信仰它,加入了党自己也有了光荣;但是当时我对共产主义不了解,我并非为着将来实现共产主义而要求入党,却是单纯地为着个人光荣而要入党。这种不彻底的思想,经过我予以批判后,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争取作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但动机都是为了人类未来的幸福而斗争;在个人条件尚未具备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改造自己,以求更符合于入党的条件。民盟是一个新民主主义政党,一面团结改造知识分子,一面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配合着党来完成各种政治任务,所以是党的助手。我们入盟后,可在组织教育下,得到更多的考验和锻炼。所以我现在明白了,入盟并不是走弯路,却是为着更好地、更快地改造自己,好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到底!

1951年,又有人和我讨论入盟问题,我回答说:“我们应当入盟,可是我太忙了,入了盟增加我开会的时间,这是一个负担。”现在我仔细检查,这还不免是个人的想法。说是太忙,究竟忙的为什么?如果是无计划地无目的地忙,当然是不对的;如果是为人民服务而忙,那是理所当然。我们既然思想上有此觉悟,那么我们加入了盟,正是为着改造自己,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如果因此而增加一些忙碌,对于个人,对于人民,都是有好处的,而且我们思想觉悟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可提高,时间上的忙碌自然相对地减少。所以我过去为着忙而不加入民盟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今年经过思想改造运动,我了解了毛主席号召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重大意义。毛主席曾经说过:如果没有革命的知识分子参加,革命是不会成功的。现在国家即将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事业,如果没有革命知识分子参加,我们的事业也不容易完成的。但要将旧社会的知识分子转变为新知识分子,使他们在建设事业中发挥他们的作用,担负起他们的重任,团结与改造是最重要的工作。因为不团结,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不改造,不能了解革命的意义,就不会积极参加革命工作。但是谁来团结知识分子呢?靠党,但还要知识分子自觉地来团结自己,否则,被动的话是达不到真正团结的目的。怎样进行改造工作呢?只有在团结互助的条件下,来改造自己;如果各人关起门来,以“闭门思过”的方式来进行改造,好像和尚道士坐禅修道一样,想上半年六个月之后,忽然飞升,也是不可能的。现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即将开始,要求我们知识分子进一步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参加各种重要工作。这是国家的需要,人民的要求,也是我们知识分子每个人应尽的政治任务。民盟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团结、教育知识分子为目标的,我感觉我不能再像过去,一切都为个人打算,应当加入民盟。克服自己自由散漫的作风,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良好习惯,和许多知识分子团结在一起,大家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以实际的行动来迎接将开始的建设高潮,这是我请求入盟的动机,也可以说是我的思想转变吧!总之,按照目前国家的需要,努力学习,改造自己,积极工作,这是我们应当采取的态度!

童第周加入民盟,在山东大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盟组织也给予特别重视。就在他入盟的第二天,民盟山东大学区分部举行了盟日大会,宣布工作计划,同时欢送应届毕业的学生盟员,欢迎童第周入盟。童第周在会上表示:“为迎接今后的文化建设高潮,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保证向社会主义前途迈进而奋斗到底。”在这次盟日大会上,我看到平日不苟言笑的新盟员童第周,此时兴奋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遵照校刊室的意见,约请他为《新山大》写篇文章,他一口答应下来,便有了《加入民盟的感想》一文。

在山东大学入盟一事,给童第周留下深刻记忆。1978年春,他在向来访者讲述自己一生的经历时说,“青岛市刚解放时,成立民主党派,当时民盟领导人一定要我参加民盟,我不愿意,并说要参加就参加共产党,后来民盟领导到我家里来做工作,叶毓芬就先参加了,在民盟她很活跃。后来华岗校长要我参加,帮助党作知识分子工作,我也参加了民盟,后为青岛市民盟主委。”华岗校长对童第周入盟的确起了很大作用。

合校后的新山东大学,校长华岗兼党委书记,第一副校长童第周加入民盟,另一位副校长陆侃如是九三学社社员,在党的领导下,各方团结协作共同为学校建设贡献力量,特别通过学校中民盟、九三两个最有影响力的民主党派,调动了一批老专家学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欣欣向荣,思想政治工作、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走在全国大学前列,成就了山东大学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校报《新山大》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