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能否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事关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事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事关国家的创新发展。当前,青年就业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促进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从战略高度通盘考虑,既要提高青年就业力,也要增强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还要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供需匹配力。

提高青年就业力

当前青年就业有总量方面的压力,但更多的是结构性问题,即青年所拥有的技能与市场主体所需要的技能不相适应,表现为“就业难”与“招聘难”并存。化解这种两难矛盾,关键在于改善年轻人的技能供给,提高青年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一是提高青年就业技能。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的理论,人力资本可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前者可以用于各领域和各岗位,如语言能力和计算能力等;后者只在特定领域和岗位有用,如飞机驾驶能力。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多是通用性的,要在短时间内掌握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专用性技能,加强就业本位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不二法宝。这一培训既可在学校进行,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汇等途径,为学生学习就业技能提供更多的机会,比如课程学习、实习等;也可在企业进行,企业为年轻人提供更便捷的技能学习和技能转换机会,比如学徒制、顶岗实习等;还可在第三方培训机构进行,为职业转换者提供技能支持。对于不同的培训方式,政府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持政策,使培训主体更有动力提高培训质量。

二是优化青年专业技能结构。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这意味着现在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拥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中,学理工农医类专业的不到50%,超过一半的毕业生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虽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缺一不可,但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特别是伴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及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劳动力市场需要大量理工农医类专业毕业生或者具备相关技能的人才。这种专业供需结构的不匹配导致不同专业的初次就业率差异显著,工科专业的就业率一直位居前列,求人倍率较高。因此,要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学科专业设置要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更加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增强学科专业的市场适应性,加强理工农医类紧缺人才的培养,提高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匹配度。

三是加强劳动教育。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搜寻行为,对于能否顺利就业具有重要影响。搜寻行为首先取决于对工作的态度及保留工资的高低,如果态度积极、保留工资合理,则搜寻密度更高,实现就业的可能性更大。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所谓的“躺平”现象和“尼特族”群体,一些年轻人不喜欢“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喜欢“短平快”、工资“日结”,“短期主义”盛行。其背后的原因当然很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年轻人对于劳动的态度不够积极。对此,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能力,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当然,全社会也要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氛围,在收入分配中始终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实现从“劳有所得”到“劳有厚得”的飞跃,使劳动者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提高岗位创造力

就业问题的解决,根本上要靠经济的发展,但不同的经济发展路径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也不同。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提高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为青年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青年更好就业。

一要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规定。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我们既要继续发挥好公有制经济对于稳扩就业的中流砥柱作用,更要发挥好民营经济创造就业岗位的生力军作用。目前民营经济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支撑就业大局稳定的基本盘。因此,要持续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针对民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轻负担,打通堵点,消除痛点,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同时,提高民营经济对于年轻人的就业吸引力,使年轻人愿意创业或在民营经济中就业,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大有作为。

二是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会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增加。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这一趋势性变化,第三产业就业占比已近50%,成为吸纳就业的主阵地。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增长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就业大局仍保持稳定,一个重要原因是就业弹性较高的服务业有了比较快的发展。未来,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对于稳扩就业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比如,我国民生保障已从“有没有”进入“好不好”的阶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希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保障和文体服务保障等领域的公共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加。加强社会建设,满足这些需求,将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比如,根据有关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护理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大,需要大量从业人员,但目前我国养老护理行业从业者还不到200万人,持证上岗的人数更是不足2万,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要进一步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夯实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基础。同时,要更好发挥制造业对于促进青年就业的作用。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因此,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机器替代人工不可避免,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制造业仍是吸纳青年就业的重要阵地。为此,要处理好科技进步与就业的关系,把握好科技创新与稳定就业的平衡点。同时,要切实减轻制造业成本负担,提高其盈利能力和从业人员收入水平,增强制造业就业的吸引力。

三是促进“三新”经济更好发展。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三新”经济近些年来发展迅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超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5%,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现价增速高1.2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7%,“三新”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三新”经济有很强的就业岗位创造力,其创造的就业岗位深受年轻人欢迎。很多年轻人不仅在“三新”经济中找到了工作,而且借助平台经济成了创业者,带动更多人就业。因此,要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与绿色发展相融合,催生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就业需求。当然,正是由于“三新”经济之新,其也有“发展的烦恼”,如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权益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因此,要进一步提高“三新”经济就业岗位的质量,特别是补齐有关法律短板,建立完善新就业形态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障水平。

提高供需匹配力

市场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方式,要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劳动力供需匹配效率。由于劳动力要素的特殊性,劳动力市场配置作用的发挥既涉及竞争机制、价格机制等一般性的供求机制,也涉及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流动制度等特殊性的制度安排,因此,供需匹配力的提高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一要畅通社会性流动渠道。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很可能是二元的,有的劳动力市场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等相对差一点,有的则相对比较好。我们暂且称前者为次要劳动力市场,后者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如果社会性流动渠道是畅通的,即从次要劳动力市场转换到主要劳动力市场是无成本或是低成本的,那么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年轻人是愿意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先就业后择业也是一种理性选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还存在某些体制机制障碍,从次要劳动力市场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门槛还比较高,因此,有些年轻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宁可挤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形成所谓的“内卷”,也不愿意去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打破分割、破除障碍,使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使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将大大提高劳动力供需匹配力,促进青年更顺畅就业。

二要为求职青年提供更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信息爆炸时代,各种招聘网站上有着海量的就业信息,按理说就业信息已经很充分了,其实不然。一是因为信息太多,年轻人很难甄别出有效信息,难于做到精准匹配,导致投出的简历如泥牛入海;二是有些单位的招聘并不通过网络,甚至不对外公开。因此,根据年轻人的不同特点和诉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是数字化时代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将就业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做到城乡全覆盖。多举办校园招聘会、线上线下专业招聘会,在人流密集地区设立连锁式的就业服务站点等,为有需要的年轻人提供一对一就业信息帮扶、职业指导和政策咨询。

三要发挥高校在促进毕业生劳动力供需匹配中的独特作用。高校作为培养单位,在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凡是初次就业率比较高、就业质量比较好的高校,都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一个重要表现是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甚至优先位置,并将就业优先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对就业工作投入的人力、资金、空间资源比较多,建立起了有学校特色的就业网络并长期维护。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校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要像重视招生、教学那样重视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时间有季节性,但就业工作要常态化。教育主管部门在学位点设置、专业设置、学科评估等方面,要将就业指标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