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见怪不怪”,指的是看到怪异的现象也不大惊小怪。然而在笔者看来,对于观察到的怪异现象要沉着镇定而不急躁冒进,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有的人“见怪”之所以“不怪”,正是因为司空见惯,麻木不仁了。其实,生活中出现一些怪异现象,背后定然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如果我们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轻则上当受骗,重则眼睁睁看着少数人胡作非为,给个人、集体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对于一切之“怪”现象,我们不妨“见怪也怪”。当然,对于“怪”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从“怪”的不同对象和内容出发,作出相应反应——比如澄清质疑以正视听,比如深入调查以探本清源,比如揭露真相并诉诸法律,等等。

一次,余光中应邀去四川大学讲学,流沙河全程相陪,两人在讲学间隙去武侯祠游览。来到三国名将张飞的塑像前时,他们发现解说牌上竟赫然写着“张飞字益德”。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张飞的字为“翼德”。作为海内外闻名的古迹,怎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余光中返台前,叮嘱流沙河一定要将这件“小”事弄清楚。几经查找资料,流沙河终于从《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中得到了答案:《三国志》出自西晋史学家陈寿之手,里面清晰记载着“张飞字益德”。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经艺术加工,将张飞的字改为了“翼德”。也就是说,武侯祠的介绍完全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并未出错。虽说余光中与流沙河所见之“怪”并没有错,但他们不以“怪”小而不见,其“见怪也怪”的行为中凸显出的严谨作风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给了我们深深的启迪;其考证的结果也帮助更多游客解开了一道悬在心中的疑题。

怪异事件、怪诞现象的出现,往往有时间跨度长、出现频率高且隐蔽性好、诱惑性强的特点。正如一些不法分子围绕老年人设下的保健品消费陷阱,时常神不知鬼不觉地埋伏在老年人群的周围,且已存在多年。过去为何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就是因为它打的是“亲情牌”,对老人笑脸相迎,赠米送油;采取的是“游击战”,今天在这个小区做广告,明天在其他偏僻地方搞活动;下的是“毒诱饵”,不是对老人说某药是刚上市的新药,灵得很,就是说有好消息,你正在服用的药现在打折了。于是,老年人竞相购买保健品,积蓄被掏空,以至于为买保健品不惜与子女反目,成了匪夷所思的咄咄怪事。好在因为社会反响强烈,“见怪也怪”,国家已经开始整治老年人保健品市场乱象。否则,如对这般乱象见怪不怪,害苦的不仅是老年人群体,还会牵连家庭和整个社会。

“见怪也怪”,说到底是每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也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今年6月在唐山发生的“多名男子在烧烤店围殴女子”的恶性事件中,多名群众参与实名举报,通过网络、媒体表达愤慨,要求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从严从快缉拿顽凶,这正是广大人民群众“见怪也怪”“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表现。如果一个社会面对邪恶失去了正义之声、挞伐之力,与其说是作“看客”,倒不如说是充当“帮凶”!

莫要小觑“见怪也怪”之举,其中蕴含的不仅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还是一种责任情怀、担当精神和人格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