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如何优化政策与体制机制,深化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促进恢复和扩大消费?近期,受中共中央委托,民盟中央围绕这一课题在多地开展了重点考察调研,部分省份受民盟中央委托协助开展调研。其中,河北、吉林、海南、陕西、甘肃五个民盟省级组织,从各自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区位优势、特色产业、主要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探讨如何找准文旅和消费的结合点,促进消费潜力的释放。现将来稿刊载如下。


充分激发河北文旅消费融合发展潜能

甄鸣涛(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郝永刚(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副教授)

河北省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发展文旅产业优势明显。近年来,河北将古长城、传统村落、北京冬奥会等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有效结合,把风光、风情、体育、演艺、休闲、研学等元素有效组合,拓展创新出多个精品旅游线路与文旅融合模式,吸引了众多游客,促进了文旅消费潜力的释放。

河北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

河北省大力推动旅游、文化等行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全域旅游和多业态发展。太行山传统村落旅游和后冬奥时期的冰雪旅游成为河北文化旅游发展的特色品牌,周边游与跨省游成为未来河北文旅消费的双支撑。

太行山传统村落旅游

河北省共有国家级传统村落276个,通过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出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和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拉动了太行山区乡村旅游集群发展。

地方政府部门借助古村落片区旅游环路建设工程,将井陉县南障城镇大梁江村及附近44个传统村组成的“传统村落保护区”连成一片,形成“一带三舍串九景”的旅游发展格局,创新了农文旅融合的“点线面区”发展模式,唤醒了沉睡在深山中的古村落,激活了太行山“传统村落+旅游”的潜能;引进专业公司开发旅游资源和专业性、系统化托管服务,破解太行山区传统村落旅游经营与管理的瓶颈;发掘太行山区传统村落文旅资源,根据发生在吕家村的故事编排实景演出《梦回吕家》,突出了产品文化特色挖掘的深度;闲置古民居统一托管,交给专业人士经营民宿,统一规范运营,围绕精品民宿完善旅游设施,提升太行山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

后冬奥时期的河北冰雪旅游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河北冰雪旅游发展,借助冬奥契机,完善了冰雪旅游服务设施体系,培育打造了一批冰雪特色小镇和旅游度假区,目前,河北省拥有崇礼、涞源和滦平金山岭三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以冰雪运动、装备、旅游为重点的冰雪经济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冬滑雪成为崇礼“四季游”的新名片。不同于崇礼的冬季游变“四季游”,涞源发挥地缘优势,拓展“冰雪+”效应,提升冰雪产业带动引领力,加强优势互补,从夏季游拓宽为“四季游”;打捆宣传,抱团发展,持续放大“旅游+”效应,促进多产融合,带活整个涞源的酒店、餐饮等相关服务业,形成综合性旅游体验度假圈,带动了涞源县域经济发展。

河北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

河北旅游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也有农家乐、乡村游等面临的生存危机,景区景点过度依赖“门票经济”而面临的发展危机,同时一些深层次原因也制约着河北文旅产业的发展。

文旅产业融合层次尚浅,观念理念需要转变。一是文旅产业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拥有独占性资源的景区景点过度依赖“门票经济”,挤占了游客其他支出、减少了其停留时间,影响了文旅消费需求的释放。二是旅游企业、部门对文旅融合认识较浅,旅游资源与文化貌合神离,简单嵌入历史故事、风俗习惯等文化元素,忽略了文化内涵对于游客在价值评价、价值发现等消费领域的核心吸引力。三是对消费群体细分不够,对文化内涵或挖掘不足、或商业化过度,缺少突出本土文化、风土人情的旅游产品。

文旅核心形象模糊,地域品牌特色不足。一是旅游企业、部门对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缺乏深刻全面的认知,河北地方文化旅游形象宣传不明确,地方文化符号特色缺乏。二是外部指挥内部的现象普遍存在,或在地性文化发掘不够,地方文化旅游规划千篇一律,主打产品特色不够鲜明,无法在国内外客源市场留下深刻印象;或造成地方文旅项目的文化叙事过度创造,甚至无中生有、娱乐至上,最终因为在地性脱节,无法反映旅游目的地核心品牌要素与独特风格。

文旅融合创新不够,文旅产品消费结构失衡。目前,大部分旅游消费来自存量的集中释放,未来的关键是通过产品与服务创新实现增量的稳步提升。但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往往过于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在产品开发中普遍存在“眼球经济”倾向,缺乏真正的原创内容,照搬照抄极其严重。同时,文化与旅游脱节,只注重“吃、住、行、游、购、娱”这样表面的旅游经济,文化融入旅游也只是在学习教育、认知体验等形式上嵌入地方传统文化元素,旅游产品供需错配的问题日趋严重。

文旅联动机制松散,合作互动不紧密。一是文旅融合发展涉及文物、林业、耕地、环保等诸多要素,分割化管理使得文化旅游整合和发展上存在诸多的体制性障碍。二是以本单位利益为中心,各地政府主办的旅游发展大会重宣传、轻持续发展,重建设、轻后续运营,而企业经营过程中缺少合作共赢,有时甚至恶性竞争。三是传统村落旅游多是村庄自主开发,盲目开发和无序利用普遍存在,很多环境优美、保存完好、历史价值高的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深层保护与有效利用。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文旅保障明显不足。一是乡村旅游中精品民宿极少,建设质量和数量难以支撑、带动文旅消费升级。二是乡村的道路、通信、管网、水电气、住宿与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停车位数量紧张,便民惠民设施缺乏,智慧旅游村落建设不足。三是个体经营者、文化旅游企业、地方政府部门对于乡村旅游不愿过多投入,导致乡村旅游景区、活动、服务等综合体验性差,很难得到游客认可。

充分激发河北文旅消费融合发展潜能

河北文旅消费融合发展需要抢抓新机遇,补齐旅游治理体系中的短板,通过文旅产业的快速复苏,助力消费的恢复和扩大。

提升旅游目的地软环境,促进“三全”旅游模式

一是各级主要领导全面统筹交通、住宿、餐饮、商务、执法、舆情等相关工作,改善旅游管理和资源管理一体化问题,加大景区服务与督查力度,坚决杜绝欺客、宰客、肆意涨价等不端经营行为。二是支持重点国有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景区管委会统一运营管理做法,改变当前重点文化景区普遍采取的“管理处+没有隶属关系的企业”共同运营管理的模式,破解管理上的“两张皮”问题。三是探索以服务推进“全季全域全链条”旅游,借鉴“四季游”经验,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协同发展,从单一景区景点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变,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发挥旅游特色节点带动力,促进区域多产融合。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夯实客群引流机制

一是探索“以文化树立河北形象,以服务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改变以文化为噱头提高旅游收入的想法和做法,在价值发现上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产品体验上促进景区游览与产业节点服务有机融合,基于多元的消费需求促进跨区域的市场化协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二是真正找准定位、提升旅游品位,发挥品牌赛事的标志性作用和引领作用,挖掘文化元素的深刻内涵、潜在价值,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促进从“门票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抢占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先机。三是大力推动旅游、文化行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瞄准目标群体的二次消费,避免单一的观光经济,树立河北旅游的文化IP,留住在地游客、吸引潜在游客,开发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综合性产业,全方位带动当地旅游消费的增长。

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强文旅消费引领机制

一是适应文旅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发展全域化趋势,把握居民消费结构服务化特征,进行全流程服务升级,有效提供定制化体验、生活方式营造、社群运营等软性产品和服务。二是留蓄疫情期间“周边游”的客群,发挥其在传统村落旅游业态培育、氛围营造中的积极作用,打造富含“乡景、乡居、乡味、乡礼、乡俗”的燕山、太行山乡村旅游品牌,通过专业性、系统化托管服务来培育精品民宿、智慧田园、共享农庄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动乡村旅游升级。三是紧抓北京冬奥会契机,积极推广“跨省游”,将中远程市场发展为河北冰雪旅游的主力,进一步完善冰雪旅游服务设施体系,支持涞源温泉项目与崇礼冰雪项目联动发展、相互支撑,在互补互动中加快共同发展,弥补河北省冬季旅游消费动力不足的问题。

搭建多元协同平台,加强合作联动机制

一是搭建区域部门协同平台,加强文化旅游、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部门的协调合作,整合搭建跨县跨市旅游新线路,持续开展跨域文旅产业发展大会,探索线路互通、游客互送、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区域合作模式,推进各旅游目的地企业、景区之间的合作。二是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加强省内各院校文化旅游相关专业间课程交流与共建,开设与河北当地景点景区相关的历史故事、传统习俗等课程模块,重点培养当前亟需的文化旅游人才,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三是搭建文旅产品服务赛事展示展销平台,各旅游相关部门合作组织开展文旅产品设计、精品民宿设计、民宿管家服务、文旅美食品鉴等大赛,引导文旅企业入驻文创产品电商平台、智慧旅游平台,帮助省内文旅企业积极“走出去”。

增强政府部门服务意识,落实强化保障机制

一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扩大文化旅游消费对经济迅速恢复的重要作用,树立服务大局意识,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为最终目标,着力促进企业营商环境与游客消费环境有机耦合。二是各地政府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加大旅游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旅游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的政策宣传与创新引导力度,确保旅游企业用好、用足政策,各地文化和旅游局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与专业团队,实现对景区的统一规划开发、专业化运营管理。三是落实管理监督主体责任,以提升游客体验为方向,提升服务品质为抓手,借鉴秦皇岛市服务型旅游警察支队、巡回法庭等经验,打造优美、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氛围、体验场景。



立长远谋发展 助力“吉”色满园新旅游

封雪梅(民盟吉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

丁肇勇(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愈来愈重要。作为新型消费重要生力军,文旅产业在促进消费、活跃市场、稳定经济增长基本盘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近年来,吉林省依托冰雪文化、康养休闲等资源优势,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挖掘吉林省作为东北亚区域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尤其是文旅融合发展以来,文旅新业态创新取得更大成就,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一是深度挖掘北京冬奥红利,吉林冰雪旅游不断实现新突破。全面构建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创意营销扩大吉林冰雪旅游“朋友圈”,以项目支撑吉林冰雪旅游产业行稳致远,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冰雪旅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二是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为吉林避暑休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加快生成地域特色文化,丰富避暑休闲产品品位;突出长白林地山地特色,打造避暑休闲产品品牌;创新资源管理体制,优化滨河滨湖型避暑休闲产品品类;统筹保护利用关系,提升西部草原湿地避暑休闲产品品质;全力发展避暑休闲夜经济。

三是深度挖掘农林资源优势,吉林乡村旅游不断迈上新台阶。乡村旅游实现了数量规模和质量效能双增长;破解难题助推乡村旅游实现疫后快速复苏;强化政策规范宣讲,加快乡村旅游转型提质升级;推动业态类型向多元融合转变,持续提升“吉乡”品牌影响力。

今年“五一”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后首个小长假,吉林省各景区也迎来了难得的“井喷”行情,文旅消费复苏态势强劲。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吉林省文旅消费扩容增效还存在较大的潜力有待挖掘。

一是文旅经营主体缺乏产品创新积极性,“浪涌式”旅游暴露出文旅产品同质化、低端化问题突出。近年来,游客年龄结构有所变化,不同年龄段游客的消费倾向存在较大差异,作为当前文旅消费主体的年轻人,其消费模式表现出典型的“打卡”模仿等特征。以延吉朝鲜族民俗村为例,景区内集中展陈的民俗民居,千篇一律地展示着供年轻人旅拍的朝鲜族民族服饰,景区内外也集聚了服装租赁、网红化妆、跟拍修图等从业者。外来游客流动呈现为这种显著的“日历”效应,文旅经营者大多集中提供市场上成熟的单一产品或服务,百店一品,文旅产品的丰度、深度及广度有限,对地方经济的综合带动作用有待增强。从其他地区情况看,旅游产品业态不丰富问题也比较突出,很多优质的旅游资源和资产未得到有效充分利用,旅游产品仍以观光型景区为主,具有文化内涵的景区、项目和可供游客参与体验的旅游产品较少。夜经济消费业态过于单一、活力不足,多为同质化而缺少地方特色的产品,游客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主动停留时间过短。

二是以“购物型”旅游产品为主导,文旅从业人员劳动价值难以充分实现,文旅行业面临人才短缺与人才外流双重压力。文旅行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高素质专业人才汇集是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没有人力资本集聚就不可能有文旅行业的大发展。然而,由于受过去三年疫情的影响,文旅行业人才短缺问题骤然凸显,由此派生一系列衍生问题。而强制性购物等不和谐现象再现,倒逼文旅行业必须进行深刻转型,探索能够兼顾文旅从业者和文旅消费者多方利益的新的发展路径。此外,文旅行业强调产品融合创新,需要更多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这方面人才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同时,当前行业人才培养、留用等还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

三是全域旅游与“城区景区化”新发展格局,对补齐文旅消费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提出更高要求。虽然近年来吉林省不断加大景区景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但由于城市规划等历史遗留问题,除新建大型景区景点有较为完备的停车场、游客集散中心等必要基础设施外,有相当部分的景点由于周边没有大型停车场,面临各类型旅游车辆难以停放等问题。延吉朝鲜族民俗村作为重点景区,人流车流都比较多,且景区外围就是小吃夜市,人车争路问题比较突出。此外,骑行等新消费形式的不断涌现,给城市交通带来一定压力,此前的道路规划并没有为非机动车预留足够的空间,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边境地区旅游交通状况更为不佳,路窄弯多、通行能力极低,旅游消费与边境安全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基础设施条件差,导致游客在时间和金钱成本上,均表现为“旅”大于“游”。

四是文旅产品创新面临一些制度性因素限制。地缘政治不稳定,制约边境游产品创新壮大。部分地区重大文旅项目建设面临功能区保护、土地出让、公益林占补、生态产品可抵押性等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应着眼长远发展,不断优化政策与体制机制,多措并举、多向发力,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助推吉林“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走出一条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吉”景“吉”色。

一是强化对俄旅游,提高双方通关便利效能,完善口岸旅游服务设施,持续扩大中俄双向旅游规模。充分发挥吉林珲春口岸中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势,依托长珲高铁、珲乌高速、G331国道交汇综合交通能力,扩大珲春在俄罗斯的影响力,将珲春建设成为我国对俄、对朝国际旅游大通道重要节点,丰富“冰雪丝路”建设内涵,为东北腹地其他地区文旅产业发展做好对俄引流,切实将东北主要城市建设成国际性消费中心,进一步丰富文旅发展业态。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支持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部际常态化议事制度,加快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谋划推进全国文旅产业统一发展的议事制度,统筹解决一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及重点文旅产品开发中面临的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事务,最大限度降低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设立文旅产业扶持发展专项基金,着力支持欠发达地区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支持东北边境地区历史文化传播和现代化利用,为地方发展特色文旅产业解套松绑,激活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三是科学调整休假制度,保障劳动者自主自愿选择休假方式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降低集中休假给文旅产业稳健发展带来的冲击。加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执法监督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依法休假权益,进一步完善带薪休假、错峰休假、分段休假等举措,减轻集中休假制度给文旅产业造成的冲击,为文旅消费提供时间基础,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在文旅消费时的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是多措并举,创新文旅专业人才成长与作用发挥机制,探索在中小规模文旅企业间建立“共享人才”新模式。制定实施体现文旅特色的人才认定制度,摆脱唯学历、唯头衔等不符合文旅发展特点的传统做法,支持各类“小能人”“土专家”在文旅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建立专业化智库,为文旅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元化、更全面及时的智力支持;探索政府招聘、企业使用、进退自由的招人用人新机制,鼓励专业人才下沉基层,在职务晋升、享受待遇等方面予以倾斜。对于高端人才,建议组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博士服务团,最大限度发挥在校研究生这一存量资源潜力。

五是善用新型融资工具,加大盘活存量资产力度,建立起“平急”兼顾的高可靠性文旅基础设施供应体系。设立文旅专项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或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项目库,支持文旅项目建设运营头部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新建文旅项目规划、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等全过程,进一步提高新建文旅项目服务品质,满足居民文旅消费结构转型需要,切实增强以旅游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文旅产品创新绩效。

六是完善文旅消费刺激政策,提升文旅消费券撬动引导作用。加快解决现有文旅消费券实践中精准度不高、配套性不强等问题,发放景区专项消费券,核销范围包括景区内“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业态,增强消费券发放的整体性,进而带动文旅全链条消费。同时,探索发放跨区域文旅消费券,鼓励地方联合发放跨区域的文旅消费券或文旅一卡通,进一步扩大文旅消费券使用区域和场景,推动“跨市游”“跨省游”等中长线旅游发展,进一步增强旅游惠民能力。探讨按照增值税有关税则,将商家接受消费券作为销项税额予以扣除,增强商户接券积极性,进一步发挥消费券的撬动作用。


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汪超(中国旅游报海南宣传中心主任)

陈默(海口经济学院华闻文创学院副教授)

“推动海南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海南的具体体现。”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确立了海南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战略定位。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到本世纪中叶建成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各阶段建设目标及其任务,进一步强调加快推动海南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支撑。五年来,伴随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海南文旅消费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日趋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发展环境。科学研判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现状,全面揭示海南文旅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优化政策与体制机制的维度针对海南文旅消费提出对策建议,对于为政府决策、发展定位、开放创新提供基础保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发展现状

常态化工作机制持续完善。海南省制定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实施方案、任务清单和责任分工,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推动落实。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加强海洋旅游业用海要素保障和服务管理、促进全省主题公园健康有序发展等系列重要举措加快了海南发展的步伐。截至2022年底,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所涉104项重点任务中,已按期完成80项,其余项目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标志性项目加快推进。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加快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标志性项目建设,重点推动环岛旅游公路、国际免税城、省会城市重点公共文化设施等文旅消费标志性项目建设。环岛旅游公路累计完成投资额约108亿元,占预算总投资的73%。环岛旅游公路14个重点驿站于2022年、2023年相继开工。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CDF海口国际免税城和万宁王府井国际免税港相继开业,离岛免税店增至12家,经营面积增加了近1.5倍。图书馆、大舞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科技馆、艺术中心、美术馆等省会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特色文化旅游发展成效显著。海南省鼓励各市县以地方特色文化为核心,积极培育了一批独具地域特色、资源禀赋和人文内涵的文化旅游品牌。例如,海南热带植物园、海南石花水洞地质公园、海口火山地质公园等推进“文化+教育+旅游”研学游;澄迈县以“文创+艺术+旅游”将海南咖啡文化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每年接待游客高达100多万人次;琼海市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以南海沉船文化为亮点,着力打造“文物+旅游+教育”研学旅游目的地,2018年4月开馆至今,累计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开展563场社会教育活动;保亭县槟榔谷景区以黎苗文化为特色,不断强化“非遗传承+黎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

海南旅游的突出问题

旅游消费外部竞争压力较大,后劲承压过大

一方面,疫情期间所形成的中短程旅游占旅游市场比例超七成,随着各地对旅游经济的持续重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预计在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转变。另一方面,虽然热带海岛依旧是全球旅游市场追捧的首选目的地,但从近期市场反应看,我国出境旅游市场仍延续甚至超过了疫情前的增长态势,加之入境旅游市场恢复步伐相对迟缓,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乃至洲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压力也持续增大,导致海南旅游经济不但外部竞争压力过大,而且后劲承受着来自多重因素叠加效应的挤压,发展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标志性项目储备不足,整体性核心吸引物仍缺乏

一是对于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缺乏强有力的后劲支撑和战略支持。目前,除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及驿站、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省会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等重点项目外,标志性项目谋划储备明显不足,战略性投资运营主体缺失,示范性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乏力。

二是旅游核心吸引物空间架构缺乏全省统筹和区域特色集聚布局。全省除海口、三亚外,其他市县旅游核心吸引物知名度均相对较低,且缺乏突出整体品牌形象的“明星”“名片”产业或项目,旅游产品同质化程度相对较高,盲目跟风、扎堆上马现象严重。

三是相关配套的政策规范、行业标准缺失。以游艇海钓发展为例,因缺失相关配套政策规范、业态运营规范和行业准则,缺乏扶持政策和奖励标准,使得渔民减船就业、发展休闲渔业无法得到保障,大量有投资意愿的企业观望不前,直接导致推进发展休闲渔业工作阻力重重。

旅游产品供给质量不高,消费结构不优

自然条件仍是海南最大的旅游核心吸引力所在,当地仍以“休闲度假、观光游览”为主,而与“品质消费”新趋势并行叠加的高附加值、高显示度、高集聚性的新旅游产品业态相对有限,在全球、亚太或全国居于首位的旅游消费产业、品牌或业态仍然极少,诸如会展、跨境电商等极具带动性、引领性的旅游消费发展严重不足。2022年,全省会展业综合收入176.68亿元,同比下降35.8%;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约6.64亿元,约占货物进出口总额的0.3%。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吃、住、行等基本旅游消费比重较高,约占总消费60%;购、娱等非基本消费比重与发达国家的60%相比,有较大差距。

国际化旅游服务水平低,“畅游海南”障碍较大

国际化涉旅人才仍显缺乏,国际化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以医疗健康旅游为例,目前尚未建立健康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旅游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不高,国际游客旅游支付环境有待提高、旅游通信便捷度较低,“畅游海南”环境建设严重滞后,“无障碍”建设虽有推进,但实效欠佳。

市县层面旅游发展整体滞后,宣贯工作基本缺失

各市县均未建立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领导体制或工作专班。从基层政府到相关文旅企业,都对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工作缺乏了解,政策执行缺乏战略延续性和贯彻力,服务业合作力度不够。部分市县丰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

推动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高质量发展

主动融入国内外竞争机遇,建构合作发展新格局

一是寻求区域合作,建立协同发展格局。海南应坚持开放性原则,主动将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区域,重点构建琼粤相向发展新格局,推动区域间的资源互补、产业互联、市场共通,形成面向国际的开放协同发展格局。积极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

二是聚焦重点国际市场,拓展旅游营销渠道。把握俄罗斯、日本、韩国等重点国际市场,同时对欧美等市场进行探索开发;将国际友好城市作为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重要渠道,设立联络处,建立政府间定期交流机制,宣传两地间的旅游形象。

三是打好组合拳,提振旅游消费需求。多措并举力促旅游消费市场加快复苏,用足用好自贸港优惠政策,争取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等方面形成新突破。持续优化59国入境免签政策具体实施细则及标准规程,重点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积极推动扩大入境免签事由和延长免签停留时间。优化并加密我国港澳台地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以及日韩等热门航线航班,加快推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第七航权客货运输航线试点落地,打造江东新区临空旅游经济先行示范区。

四是强化消费回流承接能力,扩大高端消费。积极推动免税品品类、品牌、价格与国际“三同步”,加大优质产品供给,加快做大海南离岛免税市场体量和规模。不断拓展医疗旅游新业态,着力打造医美等高端医疗旅游产品,拉动境外医疗消费回流,带动有条件的市县发展高端康养产业。不断增强国际教育消费回流引领地位,以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为抓手,加快择优引进世界高水平大学来琼办学。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优化特色产品供给,持续拓展消费空间

一是省域统筹核心吸引物布局。统筹顶层设计旅游消费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做好定位与差异化布局,做好特色旅游消费产品,打造一批旅游核心吸引物。

二是着力打造世界级旅游消费IP,推进旅游消费提质升级。推动完成全省国际旅游消费核心资源摸底工作,摸清成熟品牌、潜在品牌、预期品牌等现状“底数”。打造一批具备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竞争水平的特色国际旅游消费业态和内容,实施国际品牌集聚工程,形成国际消费集聚区。打造国际电影、节庆、赛事等文化产业园区。

强化市县支撑作用,发挥战略投资牵引效用

一是建立市县级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制定责任清单,建立常态化监管工作机制,构建专项融媒体宣传机制。

二是切实强化金融支持。引导社会资本、金融保险等行业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项目补助及保障。发挥国际旅游消费发展相关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成立子基金,形成母基金与子基金、政府财政引导与社会资本参与的协同发展模式。

三是加大支持扶持力度。探索建立战略投资合作机制,推动设立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专项扶持资金及配套政策,重点加强重大涉旅项目财政税收扶持。

提升国际消费环境友好度,加强国际营销推广

一是全面推进全省旅游标识系统国际化建设。印刷多语种旅游宣传物料,制定开发国际游客旅游路线、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标准等。公共区域增加多语言翻译机设备,提升跨语言交际能力。

二是持续精准开展国际营销推广。以重点客源市场为导向,鼓励旅游企业参加各类旅游推介博览会。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日报海外版等媒体和国外社交平台上宣传海南旅游。

三是对标完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相关标准。研究制订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组织开展阶段性监测评估。

四是加大国际旅游服务人才供给。加强服务人员双语教育和服务培训,推动旅游、翻译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对高职业素养的旅游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提升旅游行业整体素质。

五是提升旅游消费服务设施国际化水平。优化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体系,在交通集散重点区域推动设立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外币兑换中心等,完善旅游服务中心等旅游消费配套功能和服务。


切实提升陕西文旅消费能级

常伟(陕西省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

当前,全国文旅行业复苏势头强劲,文旅消费信心持续提振。陕西作为文旅资源富集大省,文旅产品供给相对充足,文旅消费需求持续呈井喷式释放态势,已是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大助力,为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保障。陕西文旅消费发展前景广阔,但仍然存在一些紧要问题,如景区旅游开发深度不到位,过夜旅游比重有待提升;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服务管理意识需改进;线上展演法律保护不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应加强;红色旅游产业链条不完备,红色文化内涵须挖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探索文旅产业集群化发展新路径

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组成的群体。基于文旅消费人群的不同类型,陕西文旅产业集群也应采用相应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青少年文旅消费群体:沉浸式研学旅游

当前我国沉浸式产业已进入稳步发展期,在现代科技与文化创意日趋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形式多样的沉浸式文旅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新产品。据统计,2019年我国沉浸式产业总产值为48.2亿元,2020年达到60.5亿元,沉浸式新业态种类从2018年的21种增长至目前的41种,沉浸式体验项目数量达到1521项。中小学生以及“90后”“00后”青年作为新时代的主角,对知识的获取、文化价值的认同已不再满足于传统说教式的讲授,而更注重精神层面个性化的体验,为沉浸式文旅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群众基础和拓展空间。陕西应注重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发历史文化和文物资源,探索国风沉浸式主题公园、沉浸式虚拟文物博物馆、沉浸式影视动漫乐园以及科普场馆等,寓教于乐,提升研学过程趣味性和体验感。例如,由山西文旅集团统筹修建的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于2023年3月对社会开放,运用混合现实、全息成像、体感交互等技术,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游客在馆内观明清宅院、听晋音晋曲、赏非遗技艺、品山西汾酒、览三晋大地,与历史亲切对话。

中老年文旅消费群体:中医药康养文化旅游

中医药康养文化旅游在人口老龄化的当下发展迅速,目前陕西拥有国家级、省级传统医药非遗项目37项;陕西秦岭药王茶文化产业园和中国秦岭乾坤抗衰老中医药养生小镇入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渭南桃花源景区依托本地特色中医药资源,着力打造“康养+旅游”文旅消费模式;石泉县加强建设本草溪谷中医药康养旅游度假区……这些丰富的中医药康养旅游资源有助于推进陕西中医药康养旅游集群化,形成特色旅游产业链。在实施路径上,政府应科学编制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集群化建设方案,结合各地市中医药康养旅游资源,基于不同目的和人群,开发休闲养心、登高赏景、温泉疗养等特色鲜明的中医药康养旅游线路,并组织专家调研论证,提炼品牌特色。行业协会作为沟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应发挥好监督、沟通、研究作用,组织各方力量积极制定陕西中医药康养旅游行业规约及标准规范,为企业创设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做实做细经营规划,提升新形势下“互联网+营销”水平,树立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

都市白领文旅消费群体:休闲微度假旅游

休闲微度假旅游以都市白领为主要消费群体,以会展演艺、公园商业、烟火市集等为主要形式,以夜间和周末为主要时间段,正在成为当前文旅消费的创新增长点。会展演艺方面,根据最近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4月全国各地举办推介、展演、展会、展览、交流等各类大型活动30余场。西安作为陕西乃至全国的重要文化中心,在艺术会展演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在提升艺术作品品质的同时,可借助新媒体进一步拓展传播、销售渠道,聘请专业直播团队实时现场直播,举办签约仪式合作共赢,邀请艺术家、行业机构、企业等各界主体共同见证,开展长期、深度合作。

公园商业模式依托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遗址等文化底蕴厚重的聚集地,挖掘时尚魅力、烟火气息、创意设计等商业元素,引入国际品牌首店、高端定制店、特色小店等针对不同消费目标定位人群的商业运营主体,开发特色餐饮、茶饮、咖啡驿站、书吧、酒吧、夜市小吃摊点、手工创意体验店等多类型多层次商业配套,将商业气息融入历史文化场景,摆脱了以往单一式的购物消费功能,更加注重多维度情感消费体验,正成为城市文旅消费的新宠。上海在利用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融合商业运营,创新文旅消费业态方面创造了值得借鉴的公园式商业模式样本。2022年10月开业的苏河湾万象天地以“城市峡谷”为设计理念,在引入商业、文化、艺术业态的基础上,将基地内的两处文物保护建筑群——海派石库门建筑“慎余里”与上海唯一一座官制妈祖建筑“天后宫”相融合,实现文化和商业的有机交融。

完善乡村旅游消费项目配套保障

2022年3月,文旅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制定《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实施文化引领、产业带动,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须多方合力、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建立完备的配套保障体系,确保游客愿意来、玩得好、留得住、再回头。

政府层面:加强用地、资金、法治、人才保障

一是加强用地保障,将乡村旅游建设项目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二是加强资金保障,鼓励金融机构按照“保本微利”原则,为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三是加强法治保障,积极对接中央文件精神,制定促进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法规,确保乡村旅游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顺畅运行。四是加强人才保障,将乡村旅游纳入各级乡村振兴干部培训计划,加强对党政领导发展乡村旅游的专题培训。

乡村层面:完善交通、环卫、食宿、信息设施

要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交通设施,强化道路和停车场、道路标识等硬件条件的同时,还应注重打造道路景观,展现特色村容村貌和风土人情。二是环卫设施,改造升级厕所、垃圾桶等公共设施,采用“以商养设,商设共荣”管理模式,制定乡村环卫设施标准化管理流程,把出租、转让广告位获取的收入作为公共设施维护资金供日后维护之用。三是食宿设施。饮食方面,以乡村地方特产为亮点,设计特色菜单,保持菜品和烹饪过程的原生态。住宿方面,结合消费群体开发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乡村旅游住宿设施,农家乐确保干净整洁,价格亲民;民宿以闲适宜居为原则,返璞归真,让游客能够真正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乡野田园生活。四是信息设施。采用电子触屏、电子导览系统等,助力乡村旅游信息服务设施智能化,及时在智能平台发布景区游览及配套服务信息,为游客提供预订、咨询、监督、投诉等便捷服务,提高乡村旅游品质。

提升线上展演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

加强权利保护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二项的规定,著作权人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然而现实中,由于网络侵权具有隐蔽性、跨地域性、无限复制性以及快速性等特征,线上展演面临侵权行为屡禁不止的乱象。为此,应强化线上展演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著作权保护,立法上进一步完善作品登记制度,及时保留创作手稿作为初步证据;执法上严格查处,从源头切断线上展演作品盗版侵权行为;司法上加大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和范围,适时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此外,线上展演作品并非单一的舞台剧本,而是集合了剧本创作、音乐、舞美、造型、摄影、灯光以及表演等诸多行为的整体,这些行为本质上讲亦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创作,受著作权和邻接权的规制。

提高法律风险防范

文艺院团作为线上展演作品的运营主体,在选择互联网合作平台时,须以签订书面合同的形式明确著作权归属、使用及管理等条款内容,确保线上展演作品运营资金和技术的有序运转。为尽可能规避后期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文艺院团应于作品创作完成时主动、及时进行版权登记,保存好作品创作完成时间的初步记录,必要时可将院团、作品标识进行商标注册申请,在着力提升作品创作和展演的品质上下功夫,扩大对外传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开展线上展演作品著作权许可使用、质押以及转让等授权业务时,应该提前谋篇布局,做好规划、咨询及风险评估的工作。

构筑完备红色旅游全产业价值链

迈克尔·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来表明。陕西红色旅游产业宜通过打造完备的上中下游产业价值链,运用这一纽带将红色文化资源适度纳入市场机制中,培育其自身传承与发展的造血机能,赋予新的生命力,产生更为深远的社会效应。

以红色旅游城市延安为例,首先,在枣园、宝塔山、杨家岭等主题旅游景区进行沉浸式实景演出,使游客充分领略延安红色历史文化内涵和魅力。其次,以延安革命旧址、革命人物等为主题,运用现代文创理念,设计、生产、销售含有上述红色元素的手机壳、钥匙扣、书签、文化衫、头饰、手提袋、家居摆件等多种多样的革命题材红色文创产品,将一元形态的红色旅游开发模式演变为红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多元系统保护模式,使红色文化基因在游客日常生活中得以赓续传承,于潜移默化中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再次,在沉浸式旅游体验方面,可借鉴其他红色旅游景区的优秀做法,例如,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利用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密如蛛网的地下长城——地道战遗址,作为开展战争旅游体验的有利资源,布局沉浸式体验项目,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最后,借助新媒体开展红色文化宣教和红色旅游开发活动,全方位、多角度推介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设计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特色红色旅游线路及文创产品。充分发挥在线旅游平台、旅行社等线上线下旅游企业力量,提供专业定制红色旅游服务,增强红色旅游体验感,塑造良好旅游形象。


加快打造甘肃文旅消费中心

刘刚(中国科学院兰州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

陈雪萍(民盟甘肃省委会参政议政部部长)

文化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动力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功能作用,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与文化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产业有近20个,间接相关的产业达90余个;文化旅游业每投资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5元的投资;文化旅游业每实现1元收入,就可带动相关产业收入4.3元。因此,加快甘肃文旅产业发展是促消费、扩内需的关键,也是助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甘肃文旅资源现状及消费特征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甘肃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按照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和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甘肃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度位居全国前列。截至 2021年12月,全省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8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7处,世界级文化遗产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83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家(省级22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44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8处,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371家(其中5A级景区6家,4A级景区121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6个。全省博物馆、纪念馆数量达196家,星级饭店数量363家,旅行社数量893家。丰厚的旅游资源,为甘肃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甘肃省深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文旅消费规模增长平稳、文旅资源开发快速推进、文创产品和文艺演出消费能力增加。由于甘肃特殊的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以及多样化的自然地貌和独特的丝路文化,甘肃文旅消费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目的性特征,旅游消费群体以文化爱好者、生态探险者及自驾游群体为主,文旅消费主要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和自然大漠风光

甘肃文旅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丝绸之路形成之前就是中西方文化和文明交流最古老、持续时间最长的通道,是小麦之路、猪牛马羊之路、青铜之路、玉石之路和丝绸之路等重要文化与文明传播的陆上要道,留下了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以莫高窟、麦积山为代表的石窟文化,以河西为代表的丝路文化,以甘南为代表的草原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以临夏和定西等中部地区为代表的齐家文化、马家窑(彩陶)文化,以天水、陇南为代表的始祖文化、先秦文化和三国文化,以庆阳、平凉为主的先周文化,以及以秦腔、小曲、老调、花儿、皮影等为代表的各族民间艺术,处处彰显出“文化甘肃、史诗陇原”的风采。通观全国乃至全世界,这种文化资源性特征十分明显,具有唯一性,地域特色极其突出。但是,目前甘肃文旅资源开发相对滞后,一方面,由于甘肃文物资源点多面广,而文物保护的投入经费有限,文物管护力量薄弱,文化遗迹保护设施简陋,不少古建筑、古墓葬处在“自然消失”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文化旅游产业的投入力度和强度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许多优质文化资源仍处于保护层面,开发利用不足。

文旅产业热度与实际经济收益不匹配。近几年,通过持续扩大宣传,省内部分景区(点)媒体热度不断上升,敦煌、张掖两地旅游市场持续火爆,敦煌、嘉峪关、张掖成为丝路旅游“黄金三角”。甘肃省旅游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影响力迅速攀升,先后荣登《孤独星球》“2017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首和《纽约时报》“2018全球必去的52个目的地”榜单。然而,甘肃人均旅游消费较低,省内很多景区旅游消费主要还是以观光为主,二次消费项目不充分、市场契合度不高。尽管近年来持续做热淡季旅游市场,但还没有完全实现促进全季消费,有的市州为应对短时间暴增的游客流量,大量兴建游客中心、文旅小镇、宾馆等项目,但客流量、参与度、入住率都还没有形成良性发展,大量设施设备处于忙半年、闲半年的窘境,不能形成稳定的、长期的经济收益。

旅游基础要素保障水平低。一是产业发展缺乏项目支撑。羲皇文化、大地湾文化、早期周秦文化等文化品牌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带动力不强,以此为资源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例如早期周秦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国家层面上的大项目的支撑,资源的保护开发与旅游业的融合不足,很多文化遗迹有史无景、有迹无景的现象突出。二是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备。近年来,甘肃省大交通设施快速发展,但由于地域狭长、景点分散,国际航班少、国内直飞航班不够、省内支线机场还没有形成串飞、高铁里程相对少等旅游交通短板依然十分突出。

加快打造甘肃文旅消费中心

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机制,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一是优化文旅主管部门职能,构建全国性的文旅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海内外的投资者、运营者与资源地和游客之间牵线搭桥。加强国家层面统一布局规划,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区域壁垒,推动文化旅游发展要素在区域间流动。围绕“一带一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加快在区域内形成统一的文化旅游大市场。二是健全西北地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协调西北各省区围绕秦文化资源开发、始祖文化及丝路文化资源开发等,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搭建文旅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对各地区各领域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进行梳理、整理、分类、标识等工作,形成一个动态更新、开放共享的数据库,推动文旅数据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加大文旅资源挖掘力度,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一是加大支持力度,全力做好马家塬墓地、礼县大堡子山秦公陵园、西山坪和四角坪等前秦文化遗址与文化的考古发掘和遗址公园建设,大地湾遗址、圪垯川遗址和莲花镇董家崖遗址等国内重要的有5000年历史的文物遗存的发掘和遗址公园建设,保护好文物遗存的原真性,强化文物安全防范设施,推进文物风险单位安防设施达标建设,提高文物安全防范能力。二是按照边规划、边发掘、边保护、边利用的原则,通过“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将大地湾遗址、大堡子山遗址、张家川马家塬墓群、南佐遗址等开发保护纳入国家级重大项目,按照大遗址保护的要求划定保护范围、保护内容,加大资金投入,做好遗址的发掘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保护、利用的能力。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文旅精品工程

从规划、策划与谋划上入手,立足全域旅游,构筑文化内涵、整合打包,通过国内外招商引资,解决开发资金和文创设计短板问题。根据甘肃地域狭长、旅游线路远、各区域历史文化特色明显的基本特点,按照大遗址保护、文化传承和资源集中的原则分区域打造优势大景区历史文化博览园区和文化大景区,形成拳头文旅品牌。河西走廊在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基础上,继续打造张掖“西部丝绸之路文化公园”、“武威五凉文化博物馆”和“甘肃简牍文化博物馆”;中部打造以兰州、白银、临夏和甘南为中心的“黄河文化博物馆”“马家窑彩陶小镇”;东部打造庆阳“红色文化园区”“先周文化”,平凉“崆峒道家文化园区”;东南部整合大地湾、麦积山、伏羲文化公园、先秦文化和三国文化,形成始祖文化旅游大经济圈。每个文化大景区从多层次、多角度反映数千年多民族厚重的文化内涵,将遗址、遗存、博物馆、古镇和风景名胜等连成线、形成片,整体打造,形成规模。

完善产业要素,提升文化旅游消费水平

一是加快融资平台建设,破解全域旅游资金难题。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采取合资、独资、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优势资本与优质资源有效对接。支持旅游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合作,采取项目特许权、经营权、旅游景区门票质押担保和收费权融资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从土地、水电气价格、融资、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补贴、小额信贷等方面,制定旅游产业优惠政策。二是实施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环节和文化资源保护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战略。加大对欧亚大陆桥战略通道、我国华北地区经甘肃酒泉至新疆南疆、甘肃中部地区经陇东至太原、甘肃中部地区经重庆至广西、兰州到中川机场城际铁路等重点项目支持,推动建成公路、铁路、民航等各种方式相互协调、结构布局合理的现代旅游交通运输网络。三是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加强景区基础配套服务,加强智慧旅游建设,健全城市景区金融服务网络,着力构筑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降低旅游交通成本,提升旅游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