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全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此,我刊特邀文化事业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新的文化使命阐发己见。现将来稿刊发如下。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前提、
必由之路和最终归宿
宋友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创新之一是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概念:“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具体内容,即“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前提是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那么,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这五大突出特性中,连续性是最为根本和重要的,因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习近平总书记特别从历史连续性上阐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这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中华文明的这种历史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进一步说,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中国道路时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因此,只有立足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是坚持“两个结合”。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复古主义,更不是虚无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始终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这其中,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根本性的方法论意义。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科学理论带到中国,用历史唯物主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由此,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所以说,这种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从而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和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了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党的理论创新也是为了更好坚守这个“魂”和“根”。这同时也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内在规律,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最终归宿是要实现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10000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表明,它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拓创新的文化主体性与民族生命力。中华文明经历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和不竭动力。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在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还要清楚地看到,中华文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同时,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要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这就指出了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质上是构建具有普遍性的现代价值形态,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因此,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方面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另一方面要坚持开放包容,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世界文明发展大潮中敏锐把握时代精神和现代文明发展趋势上形成和发展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成果结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统一有机整体的呈现和澄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科学性回答和价值性求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和历史主动性的统一。这一文化主体性和历史主动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的科学把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洞察,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新时代大学的文化使命
熊思东(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
《周易》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我国典籍中关于“文化”的最早描述。文化的本义即“以文教化”,是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教育与文化一直相伴相随,彼此依存。教育在文化的滋养下得以进行,文化通过教育得以传承发展。作为教育最高阶段的大学,为学生提供精深知识学习、传播和创造的可能,同时也是文化形成、传承和创新的场所。作为知识的殿堂和文化的聚集地,大学承载着知识与文化保存、传播、创造的历史使命,已融入人类文明进程,并随文明进步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与发展,并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学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先行者、布道者,应责无旁贷率先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时代华章。
大学要勇担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现代大学自诞生以来,始终追求和传递着两类知识:一类是自然科学知识,一类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果说自然科学知识的任务在于揭露事实、阐明事物原理,解决的是“合规律”问题;那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则阐释的是事物的价值,解决的是“合目的”问题。翻开大学发展历史,从单纯的人才培养,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再到承担社会服务职责等,其功能演变及提出大多由西方教育学者主导。我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中首次明确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新职能,确立了大学作为文化保存、创造、传播主体的重要地位,体现了高等教育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对于大学功能的思考已经触及大学自我认识的核心,渴望大学真正的文化回归。
从机构属性看,大学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组织,是人类文明智慧结晶之所在。每一种社会组织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定位与价值,大学是社会文明的先导者和守望者,在传承与弘扬社会文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其通过继承、传播和创造文化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和文明化,从而塑造出健全的、完善的人。文化是大学的生发之根、立命之本,大学是文化繁荣与兴盛的承载与依托。
从功能属性看,我国大学通过人文教育、哲社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的功能,实现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动文明进步。在人文教育方面,大学发挥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的特有育人优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通过人文课程教学、社团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熏陶等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达到以文培元、以文立新、以文铸魂之目的,引导广大学生成长为既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又具有很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并通过他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一代代传承下去。在哲社研究方面,大学是人文学者的汇聚地、典籍文献的收藏地、文化力量的传播地,肩负着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的重要职责;大学也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互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会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场所,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社会服务方面,大学在为所在城市提供更加活跃的文化空间、更富魅力的人文环境、更具特色校园的文化产品的同时,也充分发挥文化建设人才库、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为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输送优秀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在国际交流方面,大学通过互派留学生、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科研合作等方式开展对外交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让中华文化为世界所向往。站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起点上,大学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要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涵养自身特有文化的气质、品位与神韵,成为社会尊重的文化高地;大学应注重文化育人,通过教育和引导让青年在精神上自立自信自强,成为师生校友向往的精神家园;大学应在理论上对哲学社会科学进行探究,成为迸发新思想新理论的学术重镇;大学应在国际交流中开展文明对话,成为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前哨阵地。
大学要注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举旗帜、聚民心,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大学是思想生产、交汇、斗争的前沿阵地,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意识形态斗争及逐渐多元化的国内社会思潮,新时代的中国大学应如何做?一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团结带领广大干部教师,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将大学发展同国家发展目标和需求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结合,用中华民族伟大实践所体现的精神力量、文化力量铸魂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使之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和解决问题。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三是要加强网络思政阵地建设。面对新一代“网络原住民”,大学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引导广大师生团结一心朝着学校既定发展目标奋力前行。
大学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价值观决定着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标准,它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决策和判断,从而决定我们的人生轨迹和未来走向。曾有学者指出,高等教育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要使学生变得聪明,一个是要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有道德,那么我们就为社会创造了危害。”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心智成熟、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期,大学的教育引导因之尤为重要。一要坚持以德为先。“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促进学校资源和激励机制向育人聚焦、向德育发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精神、理念、目标、校风、传统习惯、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中,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本表达”,切实增强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二要注重教育引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和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功能,深入推进思政课程改革,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引导学生在多种社会思潮激荡与多元价值观碰撞中学会思考和鉴别,确立正确价值观;注重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通过阅读名著,滋养学生精神品质,提升学生审美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发挥学生社团功能,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传播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利用好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培育思政主播、拍摄微视频、制作含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表情包等新颖时尚的传播手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三要师者示范。教师是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群体,教师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要引导教师以“四有”教师标准为目标,做学生“为学、为人、为事”的大先生,建立学业导师和德政导师“双导师”制度,健全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体系,全面推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涵育“有道德、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大学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升文化创新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大学要锻造壮大文化研究队伍,引导师生勇挑文化传承创新的“大梁”。一要“明使命”,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精深且富有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概括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提炼有学理性的新理论,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为建构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力量。二要“练内功”,激发中华文化活力。统筹用好专家学者、图书文献、课堂教学、青年学生等力量和优势,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等多个角度挖掘、阐发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弘扬其中跨时空、超国界的文化精神,使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切实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文明互鉴、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等方面的有效供给和创新贡献。三要“创门派”,打造特色区域文化学派。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拥有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地方优秀乡土文化,具有独特的群众属性和传播优势,大学须立足自身学科优势和所在区域文化资源禀赋,系统梳理、深入挖掘区域文化中的文物遗迹、民间风俗、建筑工艺、民间技术、文学艺术、传说故事的历史文脉和底蕴,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在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建立独树一帜的特色学派。四要“接地气”,实现“日用而不觉”。大学要发挥学科交叉优势,探索推动传统文化资源与数字技术融合,为文化插上隐形的数字翅膀,让文化“活”起来,提升师生的文化品位和生活品质,助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大学要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中华文化软实力和文明大国形象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呈现,是中华民族接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作为国际合作交流的桥头堡,大学有义务、有能力、有条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将传播中华文明作为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核心任务,找准中国文化传播定位、路径和策略,推动文化传播与日常国际学术交流相融合,依托中外大学论坛、国际学术会议等文化交流平台多层次多角度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推动大学从国际文化交流“参与者”向“引领者”转变。二要打造文化品牌。大学可挖掘国家和地方丰厚且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重点开发“非遗”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原创精品,将彰显中华民族特色和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创意和产品推向全球,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三要加强交流互鉴。大学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加强与世界知名学府、学术机构、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对接国际标准、参与国际竞争,建立从日常交流、项目合作到全面战略合作的国际合作交流全体系,推动全球问题和重大科技跨国研究,吸引更多的海外学子到中国来感受中华文化,着力培养传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者,为世界教育发展和现代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奏响“文明和合曲”。
在影视文艺创新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杨洪涛(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杨哲【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教师】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023年10月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以“七个着力”对新时代如何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集中概括,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也为我们全面理解与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重要抓手。
具体而言,影视文艺事业立足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要始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七个着力”重大要求为遵循,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为驱动,持续推动深化、内化、转化,切实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新时代催生伟大的思想,伟大思想促进包括影视文艺在内的文化大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为影视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首先,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完整而系统地对新时代应该构建何种文化以及如何构建这样的文化给予了解答,有力推动影视文艺工作者深化对新时代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强化其在思想、知识、文化和艺术上的积累、储备和训练,持续推动他们在学养、涵养和修养等层次上的全方面提升。其次,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指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影视文艺作为文化中最具活力的表达方式和呈现形态之一,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喜爱,成为其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菜”“食粮”。从这一角度来看,做强影视文艺事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举措。广大影视文艺工作者应切实肩负起这一重大且光荣的使命,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即“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进一步明确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任务目标和着力点。这一系列精要的论述,促使影视文艺工作者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狠抓任务落实。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一重要指示,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首要政治任务,将进一步引导影视文艺工作者创新理论节目的表达方式和传播形式,探索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全新路径,深入浅出地阐述党的创新理论,真正使之“飞入寻常百姓家”。
由此可见,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既有宏观调控上的整体指导,又有具体操作上的实践路径,为广大影视文艺工作者践行新的使命、推动行业繁荣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以坚定的文化自信续写生生不息的民族文脉和人民史诗
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一个国家和民族才能强盛;以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民族才能走向伟大复兴。由此可见,优秀的文化既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重要方针继被写入中共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后,又在本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再度被重申,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逻辑,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要求。
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用之不竭的文化养料,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是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站稳人民立场,倾听人民心声,关切人民需求,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和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思想文化领域展现的鲜明中国特色。
新时代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始终贯穿于影视文艺精品化、多样化的推进拓展之中,融汇于“爆款”常态化涌现的荧屏之上。《中国诗词大会》《万里走单骑》《国家宝藏》《唐宫夜宴》《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只此青绿》《非遗里的中国》等文艺节目,通过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借助令人耳目一新的视听表达、多种多样的创新形式和青春时尚的潮流元素,在社会上掀起一波波传统文化热潮,进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心中。《长安十二时辰》《清平乐》《梦华录》《满江红》《长安三万里》《雄狮少年》《中国奇谭》等电视剧、电影、动画作品,均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运用新颖的故事架构大胆创新题材内容,体现年轻创作者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潜能。影视文艺作品对文化的传播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还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双向过程,热播影视剧带火经典文化古籍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如电视剧《大秦赋》中吕不韦令门客编纂的《吕氏春秋》、《人世间》中周秉义阅读的《传习录》、《狂飙》中高启强熟读的《孙子兵法》等,在电视剧爆火后迅速跻身多个电商平台书籍热卖榜前列,既体现了影视文艺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展示了当代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向往。这些作品秉持写实、求真、严谨的创作态度,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为中国影视文艺事业探索出一条以中国文化为创作灵感、以中国元素为影像风格、以中国精神为意蕴内涵的发展之路。
这些影视文艺作品,或描摹人民创造的历史文化,提炼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价值,为中华民族继往开来谱写新史诗提供强大精神支撑;或书写和记录人民创造的故事,反映时间的进程和伟大的实践,发挥出凝心聚力、培根铸魂、鼓舞民众朝气蓬勃迈向未来的作用。截至目前,我国已成为广电视听文艺创作大国,展现出得天独厚的体量优势。以“七个着力”重大要求为切入点,我国影视文艺事业又处在从量变到质变转换的风口,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强的驱动力。处在由大变强升级的机遇期,广大影视文艺工作者要以更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激情洋溢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以充满活力的文化创造展示影视文艺的新风貌和新成就。
以持续的守正创新开拓影视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二者交织并行、相互激荡。我们深知,天下情怀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传统,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标识。因此,当代影视文艺应当积极拓展视野,将目光投向世界,以更开阔的视角去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去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特别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凸显。影视文艺作为我国重要文化形态,也发挥着开路先锋、示范牵引、攻坚突破的积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许多影视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推动中国视听艺术走向世界。比如,《流浪地球》系列电影通过“中国式科幻”的解读,展示国人对于人性及生命的认知,透过中华文明中的家国情感来生动地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发全球瞩目。作为科技加持下创作边界拓宽的典型代表,《中国奇谭》运用二维、三维、剪纸、定格等不同手法,把中国传统艺术造型与计算机动画特效等现代动画技术相结合,以中国式的表达思维、叙事方式和文化底色给观众带来诡谲与绚丽并存的视听体验,在国际舞台上创建了一张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名片。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与国产剧制作水平的提高,“国剧出海”也已成为文化输出的一大路径。例如,《山海情》在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播出,《人世间》的播出版权在制作过程中就被迪士尼收购,《隐秘的角落》和《开端》等悬疑剧广受海外观众的欢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剧集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电视剧出口额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出口部数和时长也显著增长,充分显示出我国电视剧在国际视听产品贸易中的重要地位。面对全球人民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影视文艺在创作生产和产业发展上拥有更加宏阔的舞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新时代影视文艺的重要表现主题。电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幸福草》《生命树》《我心归处》《日光之城》被列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重点电视剧项目,以推动文化的互通和人民的心灵相通。这要求影视艺术工作者在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同时,提取并重塑中华文明的精神象征和文化核心,同时运用开放的态度和国际化的视野,学习并吸取世界上其他优秀文化成果,寻找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并利于国际传播的视听语言,以此来展示中华文化的审美趣味、传达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反映“地球村”的共同价值追求。
面向未来,新时代影视文艺工作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通过“文化+科技”“文化+共通情感”方式打开更多纬度的创新空间,持续推动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以助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美育
邵晓峰(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许多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它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历史性交汇的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是对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的科学论断。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笔者结合新时代美育工作,从三个方面来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美育价值引领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高度的文化自信、繁荣的文化盛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将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朝着实现文化转型和文明更新的道路迈进。文化自信还是推动新时代美育的理论基石,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文化自信的大道上,唯有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才能凸显美育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才能把新时代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各阶段,并落实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动案例中。
全民美育是一项润物无声的系统工程,除了学校,还需依靠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剧场、音乐厅及社区等的美育平台与课堂,这些均是全民美育系统的组成部分。美术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可有效联结学校与博物馆、文化馆及社区,发挥美育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对美育起到价值引领、举旗定向的重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也是中国美术馆办馆的根本遵循,中国美术馆作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美育是其基本功能之一。中国美术馆策划的一系列展览、活动始终高举“以人民为中心”的旗帜,无论是“人民的形象——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还是“美在新时代”系列大展,均有力地推进了美育价值引领。2017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办公室在中国美术馆设立,组织全国优秀中青年美术家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这个主题进行新时代美术创作任务。通过验收,中国美术馆收藏了一大批以人民为主题的重要主题性创作作品。每逢重大时间节点,中国美术馆都将优秀作品展示给广大观众,在人们的观摩与建议中,艺术家也得到学习与成长。目前,许多美术馆都希望中国美术馆能将反映人民心声的新时代主题性创作作品向外借展,推进美术馆成为化育大众的美的殿堂。因此,无论是通过展示还是创作,美术馆这一重要文化阵地均能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美育价值的引领作用。通过刻画、弘扬人民形象,推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美术创作,促进美术馆等机构不断彰显美育价值。
随着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对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的审美也构成全民美育的重要内容。应充分发挥美育在培根铸魂中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人民的审美能力与内在素养。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拓展美育新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结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些特性集中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特色与优长,也从另一角度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这是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人类长久发展的重要命题。这使我们进一步领悟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勃勃生机。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需要我们将其继续传承、发展下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许多要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譬如,中国现代油画的发展道路就是引进和创新并举,体现出中西合璧、不断创造的发展路径。油画随着西学东渐传入中国,经百余年发展,在中国美术现代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受到西方的古典传统以及现当代艺术的影响,同时经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熏陶,经油画民族化的不断探索,形成了中国油画的基本面貌,其中,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美术教育家发挥了重要作用。
又如,在展览形式上,特别重视文脉传承。“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兼顾连续性、创新性,通过“墨韵文脉”“致敬经典”“塔高水长”“美美与共”系列主题展览展现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经典美术作品,形象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红色革命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中外文明杰出美术成果的交流与互鉴。该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六层展出“墨韵文脉”的宋代、元代、明代部分;三层至五层展出“墨韵文脉——八大山人、石涛与20世纪以来中国写意艺术展”,是清代部分;一层展出“致敬经典——中国美术馆藏美术精品展”“塔高水长——弘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美术作品展”“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第二期)”,主要是现当代部分。从六层到一层,自上而下,完整呈现了从宋代到现当代的文脉传承。
为丰富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作品,中国美术馆向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四川博物院、八大山人纪念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借展八大山人、石涛书画精品。之后,又向辽宁省博物馆借展古代山水画精品,向吉林省博物院借展古代绘画精品举办精彩展览,一以贯之,不断深化“墨韵文脉”主题,通过展览生动呈现中华艺术文脉的连续性,深受群众欢迎。中国美术馆预约系统爆满,观众络绎不绝,展厅人头攒动,人们在美的殿堂中得到美的教育、文化的洗礼。观展的火爆与观众的高度评价也激励美术馆人不断做好工作,把展览办得更好,这是更好地拓展美育新形式的一个重要指向。
习近平文化思想——鼓舞人心的力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激励美术工作者多出精品佳作。譬如,在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中指出:“中国美术馆有力见证了新中国美术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典藏精品、展览展示、公共教育、对外交流等方面守正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希望中国美术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办馆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美术佳作、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殿堂”。回信虽然仅275个字,但是蕴含着巨大的人文力量与精神鼓舞,不但对美术馆界、美术教育界,乃至整个美术界意义重大,而且明确了未来发展的要求、路径、空间与目标,对于引领新时代美育具有重要价值,丰富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
中国美术馆60年的发展历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美术事业蓬勃发展的有力见证,是人民文艺事业发展的忠实记录,凝结着美术工作的守正创新与生动实践,推动了全民美育的发展。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加强全民美育还须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底色,积极倡导美育的全面性和终身性。多年来,中国美术馆秉承“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促进美育的多维展开,策划系列品牌展览,充分发挥藏品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让优秀作品为人民共享,并借助美术馆的藏品资源、展览资源充分发挥互动性,使之成为新时代美育的重要课堂。中国美术馆在全国巡展馆藏作品,将革命题材作品借展给相关革命纪念馆,邀请科学家、学者在美术馆开讲,举办少儿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馆还通过“为新时代人物塑像”品牌公共教育活动,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现场创作劳动模范、优秀党员、人民教师等形象的雕塑作品,用艺术之美展现时代人物的精神之美,并把新时代人物塑像在社区及学校巡展,彰显英雄模范人物的榜样力量。这些具有创意的有力举措,使美术馆成为加强全民美育的综合平台、拓展美育形式的有效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对于美术馆界、美术教育界、美术界的指导,促进了全民美育全面展开,足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的,包含着丰富的原创性理论成果,将不断引导我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