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讲信修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质素,也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维度,进入新时代、步入新征程,大力弘扬和积极践行讲信修睦的道德传统,对于提升社会成员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讲信修睦基脉深厚、源远流长。其语最早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原意是指在大道畅行之际,天下为社会成员共有,人们将贤才和能人选拔出来,讲究信用、注重信誉,构建和睦友善的社会秩序,后来人们把讲信修睦用以形容和概括不同时期人际亲睦和悦的关系状态,并以讲信修睦表达和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与和谐社会的期许与向往。从生成语法来看,讲信修睦是一个联合词组,其中“信”为会意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此解释道,“信,诚也。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意指凭借自己的言语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服膺,将“信”的本义加以引申则意味着恪守诺言、言行相符。在先秦思想文化的纷杂体系中,尽管诸子百家在治理国家方面具有各自的想法和不同的主张,但在提倡以诚信进行修身律己方面却是高度一致的,这充分表明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秉持和始终奉行的道德准则。“修睦”中的“睦”是形声字,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之中,《说文解字》释义为“目顺也”,即相互看着顺眼和舒服,引申为敦睦与和谐,《尚书·尧典》载“九族既睦,平章百姓”,《颜氏家训·兄弟》记“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这两处记述中的“睦”均指人际间和顺与融洽的关系。“讲信”是“修睦”的前提和基础,“修睦”是“讲信”的目的和追求,将“讲信”和“修睦”综合起来加以解释,是指人与人乃至国与国之间在讲求信义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融洽和睦友好的关系。作为一种根脉深彻的价值观和底蕴深湛的道德观,讲信修睦不仅是我国绵延赓传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且是贯穿中华民族成长发展全过程的道德铁律。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曾经涌现出众多讲信修睦的鲜活事例和典型人物,为后人留下了无数诚信佳话和道德美谈。春秋时期,晋文公以退避三舍表达礼让在先,显示重信守诺的人格风范,先后赢得鲁、陈、卫、曹、郑等国的充分信任和依附,在诸侯争霸、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成就了百年霸业,为后世帝王树立了道德标杆。吴国季札以信诺之举慨然挂剑,满足了徐国国君的生前夙愿,体现出尊奉礼法、信守然诺的君子风范,受到世人的广泛称许和礼赞。战国晚期,商鞅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徙木立信、力倡新政,得到秦国百姓的普遍拥护和全力支持,使新法短时间内得到顺利有效的实施,成为以信誉信用推行治国理政方略的生动例证。西汉初年郎中季布性情耿直、与人为善,以一诺千金厚植声望,以许诺践诺累积人品,得到时人的由衷尊敬和后人的尊崇,成为一位跨越历史时空的讲信修睦的杰出代表。东汉大司空郭伋不仅为官清廉、爱民如子,而且以诚立身、以信成事,为了取信于儿童宁可露宿野亭,成为一位磊落坦荡的信义官员,光武帝刘秀赞其德行“信之至矣”,后世则将“郭伋待期”作为重约守信的典范。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年幼时家境贫寒、无钱买书,他借书勤笃苦读且每借必按时奉还,为了获取知识,即便大雪封山也不违诺爽约,正是这种守信好学、诚信求学的态度和作风,成就了一代大儒和王朝的能臣,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另外,结草报恩的魏颗、抱柱而死的尾生、烹彘践诺的曾子、重信讲义的关羽、守信求责的皇甫绩,等等,也都以自身讲信修睦的行为和操守,名载史册、垂范后世。
讲信修睦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追求的道德规范,而且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崇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准则。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信修睦、亲仁善邻,这表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质素的讲信修睦,作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重要维度的诚实守信,对于提升社会成员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具有重大而迫切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讲信修睦,其主要意蕴是指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要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要诚恳坦率、真实爽直、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始终恪守信誉至上、以诚为信、以信为本;二是作为国际交往主体的国家,要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以义为先、以诚相处、以和为贵、相互包容、彼此尊重、和衷共济、共建共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讲信修睦,不仅寄寓着中国古代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而且蕴含着古圣先贤不懈的道德追求,更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
进入新时代、步入新征程,我们要进一步弘扬讲信修睦的优良文化传统,践行讲信修睦的道德价值取向。一是大力倡导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讲信修睦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是做人做事的道德法度,是一个社会健康运行的基本条件。社会有关部门要针对当今社会的一些自私冷漠、失信违诺、尔虞我诈、庸俗虚伪等乱象,甚至触碰道德底线和践踏法律红线的恶行,着力弘扬讲信修睦的道德传统,积极探索讲信修睦的机制和渠道,不断丰富讲信修睦的思想内涵,积极创新讲信修睦的教育模式,教育和引导每个公民从自我做起,将“讲信修睦”刻在内心深处,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努力做到洗涤内心的污垢,净化灵魂的尘埃,让诚信回归社会、让友善回归人间,切实以诚待人、以信立人、以德服人,共同营造向善向上、和谐美好的新时代社会关系。二是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直面百年变局的不确定、不稳定状况,针对一些国家违背联合国宪章、亵渎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谋求建立“小圈子”和集团政治、严重破坏全球秩序、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等突出问题,全力提倡和自觉奉行讲信修睦、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坚守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坚决抵制“零和博弈”思维和逆全球化思潮,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积极倡导共商共建共享,进一步增强国与国之间的互鉴交流,在彼此尊重中共同发展,在求同存异中合作共赢,特别要以“一带一路”为桥梁和纽带,全面促进我国与全球的互联互通和良性互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