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说养生的作息应与大自然的节律同步,冬季天黑得早、亮得晚,最适合早睡晚起。到了冬季,能睡一夜好觉,可以说是人生一大幸事。
  我最喜欢的古诗就是《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知是怎样的好梦才让春眠不觉晓呢?回想小时候,我一年四季都睡不醒:春风太温软,倚着草垛睡;夏阳太炎热,趴在书桌睡;秋雨太缠绵,偎进椅子里睡;冬夜太漫长,烤着火炉睡,想起来就觉得舒坦。而今人到中年,睡一个好觉,有时却成了一种奢望。
  我查阅古诗,原来古人也有这样的烦恼。“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因枕被冰凉,雪光照得太亮失眠;“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惊觉容颜衰老而失眠;最雅致的当属苏轼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怕错过赏花的时机而不能入眠;最愁苦的失眠莫过于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古人失眠又都做些什么呢?赏月,弹琴,听雪,煮茶,相思。最特别的当属王子猷雪夜访戴,造门不前而返,乘兴而行,兴尽而返。我曾猜想,王子猷会不会在兴尽而返后,美美地偎在榻上酣眠呢?试想,卧在暖暖的榻上,盖着轻暖的锦被,室内炉火熏熏,端着书的手就那么垂下来,眼睛不经意地轻轻闭上,光阴轻巧,毫无觉察,一觉醒来,满目都是“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的景致,这样的“眠”是多么轻闲无忧,多么惬意自得啊!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作者因一夜好觉能让他得到全身心的释放,获得了满足而喜悦。“舒畅,轻快,疏松,自然,像夏日清晨菜园里清新潮润的气息和满眼的新绿。”开始觉得是一位老者所写,后来才知道,作者是一位中年戏剧家,不禁笑出声来,只因和我一样年纪轻轻,就因身体不适而奢望一夜安眠的大有人在啊!不觉间,就意气相通,如同找到了知己。
  细细品来,这种安睡的舒畅、轻快,也就中年人才有。小时候,在一铺暖炕上,一家五口人挤在一起,夜晚村庄落雪,院落寂寂,父母的呼吸声均匀舒缓,那时的我们从未有过失眠的困扰。《红楼梦》里“湘云醉眠芍药裀”那一节,总是让人津津乐道,可如今来品味,却又令人回味良久,想到湘云后来的境遇,那时那刻的眠,又是怎样长长绵绵的不尽美好呢!人生的好时光,有时就在那么一瞬间,只是我们大多数都后知后觉。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人生的幸福,也许就是一夜安眠这么简单!可是要想如此,却要下足工夫才行。诸如泡脚、听歌、禅坐……一番折腾后,脑子里依旧如同过电影一般,索性不睡了,翻几页书,写写笔记,感叹二三后,才惊觉心神安宁才是安眠的良药啊!而心神安宁,无非就是心中无挂碍,就是没有什么心事,望着天空天很蓝,吹吹微风风温柔,问问自己,今日无事。

  愿我们都能在临睡前说一句,今日无事,明日无事,有事也都是小事,小事就等于无事。然后,日日酣眠过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