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著名生物学家颜宁教授在微博上记录了一段参加博士生推荐免试面试时的经历,引起了各界关注。她在面试时提出一个问题:假设10年后你已经功成名就、资源充沛,那么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或者说,有什么科学问题或技术难题,你一生中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
显而易见,这个问题没有固定套路和标准答案。颜宁教授期待的是脑洞大开、天马行空的回答,她想看到的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因为科学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善于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是科研人员的基本素质。
然而结果令她失望。问了20多位同学,没有一位学生的回答让她眼前一亮:有的说还没想好,有的只泛泛说一些兴趣,还有的干脆一脸茫然。在颜宁教授的微博评论区中,有一条回复引起了网友的热议:“面试者会担心自己万一哪句话说得不符合您的心意,或者暴露出某些您不喜欢的科研潜质,就被淘汰了。”
试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的多是说不出自己的科研追求与理想,一切听命于导师,不会自主开展感兴趣的学术研究的学生?这让我不禁联想到18年前的“钱学森之问”,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顶尖人才?
今年5月,我随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赴福建、四川开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的调研,走访了多所小学及相关机构。这些地区采用设立少年科学院或直接在学校开展科普教育的方式,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大力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如,绵阳涪城区少年科学院用“奇思创享”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奇”就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思”就是培养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创”即一切伟大的发现都源于创意,一切伟大的发明都源于创造,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源于创新;“享”即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分享科学发现的喜悦,共享科学创造的成果。
我们从这些地区看到了希望。虽然无法预测将来这里能够走出多少位科学家,但我认为,要强化现代化人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及后备军,就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为热爱科学的科研人员厚植创新沃土。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指出“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这为未来我国科学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建议:
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孩子对生活和学习充满热情
要将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要使教育回归单纯、质朴,让孩子对生活和学习有兴趣。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家长望子成龙与老师升学考核的双重压力,最终传导到年幼的学生身上。每个孩子的天赋秉性各异,长大后从事的工作与发展的方向也不同,简单化的趋同性培养模式有违教育科学,会将偏才阻挡在大学校门之外,造成人才的浪费,也影响国家创新能力与科技实力。因此,应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将学习的专业内容与求学者的兴趣、爱好、志向和天赋相结合,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这样才有可能培育出真正热爱科学的科学家。
培育求知、探索、厚德、担当的科学家精神
要想成为科学家,在具备积极学习,善于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的求知能力的同时,更要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具备不被既有的思想所束缚、能独立思考的探索精神;此外,对社会和国家富有强烈责任感的厚德,以及不为名利所动、甘愿坐“冷板凳”的担当,更是科学家应当具备的品质。我们的学校和社会应注重培育年轻人“求知、探索、厚德、担当”的科学家素质,大力宣传科学家精神,帮助年轻人树立远大的科研志向与学术理想,培养具有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热爱科学研究、视野开阔的战略科技人才和后备军。
改革学术科研绩效考核,让科研真正无忧
知识分子的科研需要宽松的环境,包括相对较高的薪酬水平、稳定经费支撑的物质条件,以及宽松的考核机制、公正的资源分配机制。然而,目前的科研申报、薪酬计算方法、科研考核机制、资源分配机制仍有待改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稳定并强化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为其安心科研提供保障”。建议通过制度完善和资源倾斜,加大对坐“冷板凳”的基础研究和长线研究人员的支持,让科研无后顾之忧,使教师和学生摆脱“唯论文”的影响,心无旁骛地潜心科学研究。
改革院士评选制度,给科研人员以尊重
要让科研人员始终在科研一线潜心进行科学研究,避免过多行政事务的干扰,才有可能留住人才。建议改革院士评选制度,规定有行政职务的人员不得评选院士或者院士不能担任行政职务。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当去行政化,行政人员要尊重教师和科研人员,为科研提供良好的研发条件和环境,做好服务工作。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