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绵细雨中,我踏上了三个月内第三次去往江村的路,并非刻意安排,却每一次都能结结实实地踩上江村的土地,仿佛被无形的力量驱使着。
江村又名开弦弓村,依河而建,纵向似弓,横向好似欲离弦之箭。费孝通先生1936年写就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使得江村这个名字闻名于世。国际学界把这本费孝通在丧妻休养的艰难阶段无心插柳写成的小册子,作为人类学学生必读书目和考察范本;国内学界把江村称为“中国社会学人的打卡地”,来此调查研究好比“圣地巡礼”。各路学人来了又去,去了又回。学者们来到江村,只为了向曾协助进行江村调查,“面对面”体验费孝通社会调查课的姚氏家族后人求证几个书里的细节问题;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们来到江村,学习访谈,感受氛围,亲近田野;潜心研究的人们在村里一住半个月,流连忘返,体悟江村独有的人情味和历久弥新的魅力。
而我,多年来更多是从费老作为民盟杰出领导人和高屋建瓴的区域经济研究者等角度去认识晚年费孝通。很惭愧也很有幸,直到最近我才定下心来,通过阅读较为系统地去了解他的学术、思想,而这些的机缘都是从真正走进江村开始的。之前我去了三四次江村纪念馆,而真实的江村却是2023年6月底第一次去。踏进江村才发现,能感受到土地气息的田野调查与浮光掠影的参观是多么不同。即便只是在村里随意走走,都觉得是在与那个时代的中青年费孝通对话。
江村是灵动的。走在路上,即使不认识也会有人招呼你,请你坐坐,喝一杯熏豆茶,每位村民都能娓娓道出自己版本的“江村故事”。江村是历史的,更是当下的,它传统而又现代,新起的楼房遮挡不了它的烟火气,商业化冲淡不了它用无人购物、花籽共享等方式展现的温情与信任。
江村是温润的。因为江村有饱满的“她”力量。费孝通来到江村的契机是姐姐费达生的邀请。她在当地以教授桑蚕业生产方法为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颇受人尊敬,很具影响力和凝聚力。村里的小芳家是费孝通当年下榻的地方,多年过去了,干练的小芳迎来送往,给大家讲述墙上老照片的故事,打造体验式民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也为这里留下了“沿着费老的足迹,办民宿,是个好创意”的题字。
江村是有积淀的。在新打造的现代化书屋驻足细看,一溜摆放的都是社会学相关的书籍以及对费孝通产生过影响的多位学术大家的作品,这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费老最深的怀念。曾经的羊圈变成了驻村教授工作站,曾在里面彻夜讨论每日调查发现的教授们会认真又诙谐地告诉你,里面还留有羊屎味,他们闻了一晚上。
江村是生生不息的。在村里逛逛,你会发现到处人气十足。上了年纪的村民们一早就聚在一起喝茶,在看似无意的闲聊中打开心结,人情世故牵连出深深的心理羁绊。村里的人大多相熟或有亲戚关系,年轻人即使在外工作,也乐于回到村里生活。家长里短,谈古论今,你来我往,彼此依存。
来时是周末宁静的早晨,细雨中的石板路与荡开涟漪的小清河彼此无声陪伴。离开时,我在高速边再次回望江村,小声默念:下次找时间还要再来江村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