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职场年轻人,就是比我们实诚得多,你问他们在办公室里玩过“装忙”的把戏没有,居然八成多的人都坦言,小把戏虽然没有刘谦玩得那么好,却是常用的职场防身术。这可能是一个令老板们尴尬的调查,因为反过来也可以说,八成多的老板都挨过蒙。而剩下的一成多老板未必敢自夸,很有可能,他的属下连“装”都不用“装”,就把他“装”进了鼓里。
有一个四星级宾馆,在节日前,给每个员工发一箱橘子。一般管理有方的宾馆,给员工发放福利物品,是不在宾馆楼内进行的,瓜田李下么。但这家宾馆的管理层很“人性化”,不但在楼内发放橘子,因为工作忙一时带不走的,还允许员工在宾馆内存放橘子。没想到,这下一些员工的“装忙”可装大发了。把橘子掏出来,放进自己在宾馆的“积蓄”——洋烟洋酒、鲍鱼大虾,再把橘子码在浮头上,一箱箱把宾馆的东西走了“私”。
接下来的故事更叫人哭笑不得。宾馆亏损(能不亏吗),得想主意呀。领导层一拍脑门,办法有了:规定每名员工必须每月带两名客人到宾馆餐厅吃饭,不带者,罚!员工们倒也服从规定,客人带来了,餐厅格外优待。一个人花100元得200元回报,超值奉送,生猛海鲜可劲儿招呼。宾馆的领导层哪里知道,“一带二”政策竟成了“惠民”政策。餐厅是忙活了,但“忙”得邪乎。
难得糊涂一回,也就罢了。老这么糊涂,就天天让员工喝“舍得酒”。
一些身价几个亿的私企老板,在把企业移交给子女之前,一定要把他们送到国外深造,回来之后还一定让他们从基层做起,在生产第一线磨练。这种苦心,并不简单是一种“吃苦”锻炼。企业要想发展,不熟悉流程,没有每一个生产环节的亲身体验,一切宏图大略,很容易变成纸上谈兵。不然,吃了蒙汗药,都不知道是在哪家小店遭的暗算。
当然,聪明的领导还是居多。他就是那么干过来的,不屑于捅你这层窗户纸。别以为你“装忙”他不知道,他是“装盲”呢!在一些公职单位,“装忙”有“装忙”的好处。“装忙”总比串来串去闲说是非强,总比你吊儿郎当影响别人去忙强。有的领导心底里还自鸣得意,认为员工很在乎他。
但话是来回说的,这样的领导也可能只是小处机灵,大处不甚了了。往远处说,有的领导就是想改变一下眼下的现实状况,也无能为力,不知奈之若何。
把外行调来当干部,有一种借口是“干中学”。但这“干”,一定要从基层干起。“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这逻辑恰好也说明当过兵的将军才可能是个好将军。
有些经验不足的干部上任伊始,的确很下工夫。到处“三把火”,天天开会了解下情搞调研,殊不知这些会正好是属下“戏说乾隆”,一块儿“侃忙”、“吹忙”的好时候。以我自己的经历,就眼见不少领导被说晕了还以为自己在新行当里入了门。
中办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有一句话说“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把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落到实处。”这个“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还真有深意,隔那么一级,有的还真雾里看花,不知道“严”的实处是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