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大幕不会开启;没有改革开放,中国不可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40年前,一场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禁区,为解放思想扫清障碍;而小岗村农民自发的包产到户,则为改革开放实践探路。

40年来,最显著的变化是全社会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初步实现“富起来”的夙愿;而全面深化改革则从高质量发展层面进一步提出“强起来”的大课题。这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将改革进行到底的行动指南。

今天,我们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关键点还在于解放思想,在于改革与开放、实事求是与开拓创新的辩证统一。

实事求是乃思想解放之基石。解放思想立足于按客观规律办事。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取得的成功,无不凭借实事求是这一法宝。正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与时俱进地加以发展、创新,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模式才不断涌现,为世界发展作出独特贡献。计划经济年代,陈云同志曾说“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今天,执政者更要接地气、沉得住气,让真实说话,让科学思维给出答案。

思想解放催生创新。基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解放,本质就是创新。迈向市场经济之初,姓“资”姓“社”的纠结让很多人畏缩不前。正是思想解放让人们放下包袱,以昂扬的精神风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而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奇迹。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中最需要把握的是时机,抓住时机,突破禁锢,出奇制胜,这就是解放思想的最佳效应。当年深圳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把握时机的精准表达;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则是把握时机的慧眼独具。如果说科技创新是助燃剂,那么思想解放则是催化剂。

法治、现代化治理是解放思想的出发点与着力点。解放思想就是要让思想像风一样自由。这自由是一种姿态与境界,即遵循客观规律,以科学、民主、法治为先导,目标是实现现代化,终极理想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解放思想贯穿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现代化治理即法治或律治,包括自然之法(规律)和社会之法(法律)。因而,思想解放要放到现代化治理的开放平台上,遵守契约,尊重创造,包容失败。我们只有自信和自觉、担当与创造,新时代的中国才能站在世界的潮头。

新时代的思想解放必将为深化改革、优化开放开辟广阔的前景。改革开放40年,我们走完了发达国家历时几百年的工业化之路,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绩有目共睹。而今,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开放之门越敞越亮。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因此,我们要在新起点上推动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步子不能停,思想解放不能迟疑;以人民为中心,给人们希望与尊严的获得感;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保障社会公正、市场公平、发展可持续。不进则退,不变则僵,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构建者,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而起至关重要作用的依然是内源创新与思想解放。我们要消除壁垒,破除迷信,以新思维、新思想与世界对话,做好中国的事,讲好中国故事,释放中国坚定发展的理性信号。新时代的思想解放必定更开放、更具开创性,因而也更沉着、更雄健。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深化改革、优化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双桨,思想解放则是中国发展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