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厦门举行的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教育论坛的主题是“演员的自我修养”。时值中国电影表演多事之秋,可谓从大乱到大治,重提演员修养问题,正当其时,意义颇为重大。

为了更好地阐述,我要讲几个关乎演员修养的小故事。

一是艺术家成长的故事。美籍华人大提琴艺术家马友友,高中毕业后考上美国殿堂级的高等音乐学府——茱莉亚学院,但是入学不久他就退学了。原因是他在大提琴演奏方面已是世界顶级水平,再学大提琴专业,已无多大意义,他感觉自己需要提升的是综合人文素养,于是,他又考上哈佛大学人类学专业。四年后大学毕业,他再拉大提琴,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感悟不一样了,琴声的味道也不一样了,他逐渐成为具有美学甚至人文引领能力的世界著名大提琴家。

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是我的学生,在上海戏剧学院期间她学习特别刻苦。在我的印象中,给他们班级上课时,她下课几次来与我交流问题。当时,她在东方卫视担任一个音乐节目的主持人,没有什么名气,她问我的问题大多与音乐节目有关,可见她的敬业。后来,她考上研究生,我和张仲年教授主持她的学位论文开题。我们问她,作为“央视一姐”,为何还要读研究生?她回答说,她需要强化自己的人文素养,而读研究生可以提供这个条件。她想得非常清楚,如果想在主持上再上一个台阶,她急需的是提高自我修养。我跟她说,她的学位论文不在于字数多少,关键是要成为一份主持人学术领域的重要文献,以后其他人再写主持人方面的论文,都无法绕过她的论文,她的论文应该是充满哲学、人文和专业精神的。董卿读研究生应该是有收获的,后来她主持的一系列产生全国影响的人文节目即是明证。

吴虎生是上海芭蕾舞团的首席演员,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青年芭蕾舞表演艺术家。他想考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我跟他说在上戏舞蹈学院选一个导师吧,他说不考舞蹈专业,而考艺术管理专业,因为他想提高一下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

看来,有成就的艺术家都很重视提升自我的文化修养。因为他们知道,文化修养有多高,自己的职业道路才能够走多远。

二是艺术研讨的故事。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来源可谓五方杂处,但是,欧美表演影响还是最大的,有所谓“理论上学苏联、技术上学美国”的现象。一些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演员和导演,希望能够掌握甚至确立一套科学而系统的表演理论与方法,开始翻译外国表演理论著作,也包括《演员的自我修养》。翻译者、当时还是演员的郑君里只上过一年的南国艺术学院,也无留学经历,硬是依靠辞典将《演员的自我修养》翻译出来。后来,他的外语水平越来越好,外语水平每有提高,他就重新翻译一遍,于是,《演员的自我修养》有了1943年、1947年、1948年、1950年、1951年等七个不同的版本,其毅力感动电影界,他也在自我修养的不断提升中成就为大艺术家、大理论家和大翻译家,被称为“半部中国电影史”。

艺术界一直流行这样一个观点:搞创作的懂不懂理论不重要,创作是靠直觉的。此话也对,也不对。诚然,创作不能依靠理论而为,但是创作如果达到某种地步,与理论的碰撞便会使之有良好的飞跃,因为直觉是需要点拨和培养的。大艺术家未必是杰出的理论家,但多半会是优秀的思想家。《演员的自我修养》的作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翻译者郑君里,就是典范案例。《郑君里全集》厚厚八卷,羞煞一些以理论为业的圈内人。

也是郑君里,20世纪40年代初期曾和白杨、舒绣文、张瑞芳、张骏祥、贺孟斧等演员和导演聚会,历时三个月研习表演,天天讨论和辩论,尤其是对于如何建立现实主义表演的美学准则,在理论上进行了全面的检讨和研究,郑君里并由此撰写了一部表演专著。当年每个与会的演员后来都已可称为表演理论家。

近期,我在研读“十七年”的表演理论文章,在所能搜集的400多篇论文中,我惊讶地发现,竟然有一多半的论文是大演员们写的,其中出自赵丹、石挥、金山、白杨、张瑞芳、王晓棠等人之手的最多。他们不仅是大演员,也是当之无愧的大理论家,其理论素养和写作水平一点不逊色于专业研究者。赵丹在《电影艺术》上发表了十篇长篇学术论文,如当时还没有人演过鲁迅,他就已经发表了两篇关于如何认识鲁迅和扮演鲁迅的长文,总计近四万字。如果按照当下学术规则,赵丹仅仅在《电影艺术》上发表的文章,就已是十篇权威C刊论文了。毫无疑问,赵丹是中国首屈一指的表演理论家。

三是表演思想的故事。焦晃是上海戏剧学院校友,他在回到母校的各种场合中,总是大声疾呼:“表演不仅是事业,表演更是生命,要用生命表演。”

无独有偶,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授林洪桐也一直在宣扬他的“表演生命学”,认为表演是一种生命的行动,是人类的生命表述。

戏剧导演熊源伟提出了演员成长的三段论:技术、文化、人格。掌握技术是获取演员职业的上岗证,若想成为优秀的演员,则需要文化的底色,而能够成为表演大师,是人格陶铸的结果,非技术和文化所能尽然。

长期以来,《演员的自我修养》是戏剧和电影演员的“圣经”,它教会演员如何演戏,也教导演员如何做演员以及如何做人。从前,周星驰捧着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走上《喜剧之王》,最终修炼成了“戏精”,自成一种表演流派。现在,还有多少人仍然将《演员的自我修养》奉为圭臬,反复研读和体会?恐怕并不乐观。先不论这本著作,就是它的作者也频频受到质疑。一位已故的俄罗斯籍表演学者生前告诉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只是一位导演,他的表演体系是从导演角度阐述的,而不是从演员角度,他的理论在俄罗斯没有培养出什么成功演员。当时,我颇为惊讶,但是冷静一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确实成功培养了中国演员。焦晃经常宣称,他的表演理念来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论光泽滋养和哺育了他。焦晃是个好演员,也是性情中人,他的话应该不假。

前几年,中国电影表演界掀起了颜值化表演浪潮。在所谓的“韩流”(韩国电影)、“台风”(中国台湾电影)与非专业资本的夹击之中,许多电影都属短线投资,需要短、平、快,因此,高颜值的演员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不管什么角色都是俊男靓女,而且有很大的排他性,有高颜值的演员不一定有高票房,但没有高颜值的演员基本上没有票房。这些高颜值演员一下飞机就开工,一演完即飞走,档期满满,替身多多,少有时间体验生活和琢磨角色,许多演员基本属于本色表演,即类型角色加个人魅力,如同赵薇所说,他们只会来真的,使劲地表演,基本没有演技。这些表演无关美学,甚至是对美学的扭曲,将表演美学的基本原理搞混乱了。首先对此作出反应的是电视传媒界,于是有了以科普表演艺术原理、为表演美学正名为宗旨的《演员的诞生》《我就是演员》《声临其境》等表演类选秀节目,近期又推出了《演员请就位》等几个节目。对于这些表演综艺节目,社会舆论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表演知识文化,纠正了颜值化表演浪潮的偏颇与畸形,使表演美学逐渐回归“正位”,好演员和好表演是需要修养练就的。近年,“老戏骨”的声誉猛涨,“丑男”的实力受到关注,中国电影表演的春天也许正悄然来临。

人们常说:三流演员演情节,二流演员演人物,一流演员演味道。要使角色有俨然的味道,则必有充沛的自我修养,有技术、有文化、有人格。热切希望有深厚修养的演员越来越多,中国从大国电影到强国电影也就为期不远了。

(作者单位: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