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关于美好社会的想象中,教育从来都没有缺席过。2000多年前的孔子即提出“庶之、富之、教之”的治国三部曲;杜甫于破陋的茅屋中祈盼“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同书》描绘的太平世“以开人智为主,最重学校”。“有教无类,学有所教”这一朴素的教育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庄严宣告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共同富裕”出现了五次,足以表明我们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明确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教育居于何种地位,扮演什么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共同富裕与教育公平有何内在关联?这些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促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所有人员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是可以走向更富更强的,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赋予社会主义以新内涵,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又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百年历史,也是坚守社会主义本质、不断追求共同富裕的征程史,反映在教育上,教育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同时,教育自身的公平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也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单单指物质生产生活领域,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领域。两方面的富裕,都离不开教育。

一方面,教育可以通过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创新知识以及直接服务社会等途径来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正是在这一点上,人们把教育视作现实的和潜在的社会生产力是有道理的。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20世纪70年代即提出人力资本理论,通过计算得出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经济增长中具有显著作用,具体贡献率达到1/3以上,远超物力资本投入带来的收益,这一重大发现及其理论,也让舒尔茨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受此影响,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根本改变了传统上将教育仅仅看作纯消费性事业的观念,而将教育当成生产性事业和重要的投资领域。教育经费增长率从过去滞后于经济增长率,转变为先于和高于经济增长率,这便是教育先行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教育不只是共同富裕的基础与手段,教育发展本身也是目的。共同富裕包括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两个方面,而发展教育无疑是精神生活本身。也就是说,发展教育、普及知识、丰富心智,促进人类精神文明普遍提高,恰恰是现代社会的普遍价值追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核心内容。物质上的贫穷以及贫富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知识与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带来的。因此,大力发展教育,缩小知识差距,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基本保证。

教育公平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

公平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教育公平更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事实上,这一目标始终蕴含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之中。早在1922年,中共二大发表的宣言中,即将“女子在教育上享受平等权利”与“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列为党的任务。苏区时期的文化教育总方针“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所谓“大众的”文化教育,就是要“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这标志着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劳动人民首次被真正纳入国家教育体系。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普及教育开始驶入法治化轨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中共十八大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中共十九大报告承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教育权利平等到教育机会均等,从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中国教育终于从旧时只为少数特权阶层服务和享有的“堂前燕”,真真切切成为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全纳体系。

促进教育公平更始终落实在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的行动措施之中。从建党早期的“劳动补习学校”、苏区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列宁小学”、抗战时期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到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教育,教育向工农开门,劳苦大众的受教育机会得到了迅速扩大和提升。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以“效率优先、注重公平”为教育政策导向,实现了教育为国家各项事业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目的,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不断促进教育公平,逐渐实施“效率与公平兼顾”的政策。进入新时代后,党和政府在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有学上”的问题后,“上好学”成为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新关切。因此,发展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新的着力点。可以说,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每个时期、每个节点,教育公平都在因时而动、因势而行,与经济社会发展休戚与共、齐头并进。

百年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胜利和开创性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仅为2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0.26%;到2020年,小学净入学率已达99.9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中国教育公平的伟大成就,不仅创造了促进教育公平的中国模式,也为世界教育公平进程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归其一点,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着“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的初心、使命、责任与担当。

新时代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202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这一报告秉承了该组织将教育视为“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畅想和展望未来的教育。报告要求追求人人都能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不能仅将其作为一种理念,必须落实到各国的具体行动中。只有将教育定位为人人参与、多领域协作的社会契约,方能真正释放教育的潜能与价值,也才能在确立受教育权保障的新境界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达成内在的统一。

就我国而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实施高质量公平教育或者高位均衡的教育,需要着力解决如下问题。

守住乡村教育公平的底线。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乡村振兴成为共同富裕的兜底任务,教育公平的实现也必须守住乡村教育公平的底线。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关键在教育。2021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五类人才,并就涉农专业课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等提出具体要求,就是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落实在教育公平上,一是以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将农村低收入人群培育为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提升乡村教育公平的物质基础和内生动力。二是通过税收、补贴、救济等方式,增加乡村教育服务支出比重,实现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保证乡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三是完善公益慈善制度,鼓励企业和个人以慈善捐赠、办学等形式助力教育公平,在全社会营造浓郁的崇学重教氛围。

发展高质量的教育公平。共同富裕不只是量的概念,更是质的概念,教育公平也必须具备质量高度,没有质量的公平,其意义就会大打折扣。事实上,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是世界范围教育的共同趋势。世界银行于2019年提出“学习贫困”概念,指的是10岁左右的儿童虽然接受了学校教育,也识了字,却无法完成有效阅读的现象。可见,在“上了学”之后,保证“学得好”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从世界银行消除“学习贫困”的举措中,我们也可得到一些启示。从教育主体来看,既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要保障教师能够有效且有尊严地从事教育工作,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从教育方式来看,要让先进的教学设备进入每间教室,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智能化教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从环境保障来看,公平优质教育离不开良好稳定的教育生态,要保证校园的独立性、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共同富裕与教育公平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而人的全面发展也始终是教育的总目标。教育公平视阈下人的全面发展,从个体意义上来说,就是“哪方面都不能少”,指向“全人”发展,意味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群体意义上来说,就是“鼓励个个都出彩”,指向人人发展,意味着为不同类型的教育、不同区域的教育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要优化教育结构,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既要稳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消除城乡教育差别、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教育差别,还要大力发展各级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吸引力,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统筹发展、教育与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为民众提供日益丰富的学习资源,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努力建设“终身学习社会”。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