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败、凌乱和嘈杂,曾是那个老旧的小区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65岁那年,她的丈夫病逝,她因车祸失去了一条腿,肇事司机至今未找到。囊中羞涩的她,离开了原来居住的小区,拖着假肢,搬进那个环境较差的小区。

她租住的小屋,本是房主自建的一个杂物间,狭小而昏暗,唯一的优点是房租便宜。

帮她搬家的人十分惊讶,她的家当除了几件该淘汰的陈旧电器、少许的衣物、日常的锅碗瓢盆、七八个花盆,最显眼的竟是十几个纸箱的书籍,还有她视为宝贝的两个实木书柜,它们已跟随她搬过好多次家了。

当了30多年的清洁工,退休工资仅有2000多块钱,但她很知足。擦亮玻璃窗,粉刷好墙壁,在卧室向阳处摆上花盆,给马桶套上自己手编的坐垫。将小屋收拾得利利索索后,她烧一壶开水,从书柜上取一本书,慢慢翻阅。那一刻,时光那么缓慢而悠长。

有时,她也会坐在窗前,悠然地望着小区里来来往往的人,看那个在垃圾箱里翻拣废品的驼背老人,看那个脚步匆匆的快递小哥,看那个冲着作业没完成的孩子发火的妈妈,看那个吃着包子接电话的装修工,看那几个在坑洼不平的庭院里嬉戏的孩子……她目光温柔,仿佛那些人都是她的亲人。

走出小屋时,她悄然将单元门上乱贴的小广告撕掉,把一些被邻居随手抛掷的垃圾捡起扔到垃圾箱里,将松动的地砖铺好、踩实,将那条垂落的网线挽好架起,给那只流浪猫准备一些食物……她愿意做一个热爱小区的主人,尽力让小区变得更好,无需报酬,甚至无需被关注。

春天来了,她将小区庭院里那个被废弃许久的花坛收拾干净,撒了好几种花籽,还在院墙边撒下牵牛花和蔷薇花的种子。很快,原本荒草丛生的花坛,开出了姹紫嫣红的花朵,引来了蝴蝶和蜻蜓,牵牛花和蔷薇花的藤蔓也紧贴院墙,铺展出漂亮的织锦。有人不禁慨叹,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了,今天才发现只需稍微用心,就能把小区扮靓。

周末,她换上一套干净的衣裳,走进图书馆,像一个洞悉世事的智者,悠然地徜徉于文字的海洋里,时而会心一笑,时而眉宇一蹙,时而抚胸轻叹,时而攥拳暗赞,时而静默遐思,时而凝神呆坐……没有人知道,她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繁花似锦,就像极少有人看到她平凡中坚守的那份优雅。

第一次走进临街的那个咖啡屋里,她点了一杯卡布奇诺。午后的阳光穿过百叶窗,落到她胸口的一朵小花上,落到玲珑的咖啡杯上。她轻啜一口小磨咖啡,眼中流露出时光静好的安然,那么人间烟火,那么诗意盎然。

邻座那位画家,被她周身散发的气质迷住了,忍不住坐到她对面,毛遂自荐要给她画一幅素描。她欣然点头,说她看过他的画作,还随口点评了他的那幅获得全国大奖的名画,他惊诧万分的是,她的点评很专业,显示出一定的艺术素养。

画家赞叹她“优雅得像一个女王”,她莞尔:“我只是想在凡俗的日子里,活成一束光。”

即使身着素衣,也要心有锦缎,努力让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这样的生命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画家在向我讲述她的故事时,如此由衷地感慨。

是啊,如同一片平凡无奇的叶子,她普通得鲜为人知,但她丰盈的心灵世界,特别令人羡慕,令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