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一天天地增长,我的旧书也越来越多,摆满了一面墙的书柜,还一摞摞地堆于电脑桌上、床头柜边和沙发后面。有的纸页已泛黄,有的边角起了褶皱,有的里面夹了书签,有的混迹于新书之中,有的积压于纸箱内,均随遇而安,缄默无言。
这些旧书仿佛不离不弃的朋友,跟随着我大半生里四处颠簸,不断迁移,从乡村到县城,从县城到大学,从大学到林区小镇,从小城市到省城,不知搬了多少次家,一次次地见证着我的生活变化。
每一本旧书都有时光或浓或淡的印痕,闪着明亮或幽微的光泽。我的第一本藏书《平原游击战》,是我初三那年买的,花了一块三毛五分钱,用了我全部零花钱的一半。可惜,一个同学借阅后,弄掉了封底,母亲用糨糊粘了一张硬实的牛皮纸。上高一那年,我看到新书《百科知识竞赛题选》的介绍,便立刻给出版社发去一封求购的平信,里面夹了一块八毛钱的购书款。半个月后,用旧报纸包裹的书邮来。那会儿,我的记忆力真好,很快就将书中每道题的答案背得烂熟,在全校百科知识竞赛中轻松获得第一名。
那本《朦胧诗选》是我读大二时买的,我特意包了封皮,轻易不外借。临近毕业时,被一个漂亮的女同学借去了,迟迟未还,催要了两次,她都是笑着答应“过几天还”,直到要离开校园时,书仍未还。我去她宿舍讨要,她开玩笑道:“送我当纪念,行吗?”我不肯割爱,她便面露失落之色,此后两人便天各一方,断了联系。多年后,一位朋友为我惋惜:“你那会儿太书生气了,当初若把书送她,或许会收获一份爱情呢。”我淡然一笑:“或许那是一个美丽的错过。”
为买下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和《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我毫不犹豫地花掉了母亲给我买新衣服的钱。母亲嗔怪我:“看你穿得像个穷人似的,买再多的书,能当衣服穿吗?”我笑着告诉母亲:“书中自有金缕衣,一本好书胜过10件华服。”
原以为已逝去的一些老时光,因一本本旧书,仍清晰地留存我脑海。像走过的一些路、遇见的一些人,许多读书的情景,宛若一帧帧不褪色的老照片:在老家的仓房里一鼓作气地读完《封神演义》,在夏日葡萄藤架下读汪曾祺的散文,在冬夜里跳跃的炉火前读川端康成的《雪国》,在回家探亲的绿皮火车上读《平凡的世界》,在病床上读《百年孤独》,陪伴女儿玩耍时翻阅《舒婷的诗》,在枯燥的会议上偷阅一本有意思的小书……虽然书中内容大多已模糊不清,但那一本本旧书,至今仍会记得我彼时的心情,轻松或沉重,欢喜或忧伤。
几十年来,我光顾过许许多多的旧书摊,与多位有故事的书摊主人都成了好朋友,我们聊书的版本,聊淘书的经验,聊读书的趣事……如今,城市里的旧书摊很难见到了,有时在装饰得金碧辉煌的大书店里转一圈,却没能买上几本心仪的书,便有些失落,有些怅然,更怀恋那些流连于旧书摊、小书屋的日子了。
我也几次准备淘汰部分旧书,给新书腾出舒展的空间,但实在无法洒脱地跟那些老朋友挥手告别,结果便是旧书越积越多。
抚摸旧书,就是在抚摸难以忘怀的好时光。旧书目睹过我的汗水和泪水,倾听过我的笑声和叹息,与我一起经历过岁月的风霜雪雨,一同品尝过生活的苦辣酸甜,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