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商务印书馆成立“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目标是“把语言学成果产业化”,全方位开发语言资源。资源化是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的商品化。资源有自然资源和知识资源;开发自然资源,人定胜天;开发知识资源,文明升华。

空气原来不是商品,医院提供“吸氧”,商场开设“氧吧”,氧气成为商品。水原来不是商品,有了“自来水”,有了瓶装“矿泉水”,水成为商品。

古代一位旅行家来到中国,看见中国人烧饭用黑石头作燃料,大为惊奇,回去传播这个新闻,邻居们将信将疑,轰然欢笑。后来世界各国都知道黑石头可以燃烧,成为商品煤炭。

我国古代最成功的资源开发是丝绸。世界各国的贵族都爱好丝绸,一两丝绸值一两黄金。丝绸成为最重要的国际商品,国际商路称为丝绸之路。至少一千年前,外国不信小虫会吐丝,后来一位公主远嫁外国,在帽中暗藏蚕种,丝绸工艺于是传到意大利。

知识成为商品开始于孔子。春秋时候,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入学限于国子(高干子弟)。孔子开创私人办学,招收平民弟子三千人,弟子都要付学费(束脩)。“付费上学”是教育企业化和知识商品化的滥觞。孔子教书用普通话(雅言),不用山东方言,全国共同语从此萌芽。

人生五大需要:“食衣住行信”。“食”是农业化产品;“衣住行”是工业化产品;“信”是信息化产品。“食衣住行”都是有形商品,“信”是无形商品,没有体积和重量,是软件。软件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主流商品。农业化以土地为财富,工业化以金钱为财富,信息化以知识为财富。金钱资本主义变为知识资本主义。知识资源化,技术产业化,语言商品化,出现知识资本家的新兴阶级。

人类有语言,语言是最基本的信息。植物有无声语言。银杏雌雄分株,雌花和雄花能在月光下离株下地,两相会合,这一奇事,见于中国古书,日本学者作了科学证明。动物有多种高超的通信技术。鸟类有语言,一个句子一个音节,单音节句。人类语言最为发达,语言使人类成为万物之灵。

国家需要国家共同语,世界需要世界共同语。英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全世界买卖最发达的商品语言。新闻说,新加坡家庭的英语化达到40%,20年后新加坡将成为英语码头,华语将变成新加坡的外国语。一位日本首相对日本国会说,要把英语定为日本的第二国语,不再是外语,否则日本要落后于印度。日文中的外来术语不再翻译,英文夹进日文成为新型的混合体日文。芬兰扫盲不扫本国文之盲,而扫英文之盲。英语成为事实上的第二国语,在西欧小国渐成风气。

印度在独立初期,反对英帝国主义的英语,宪法中没有英语的地位。不久之后,发现英语是赚钱语言,于是利用英语进行国际服务和软件加工,印度成为世界办公室。英语已经不是一国的语言,而是国际的公用资源,谁利用它谁就沾光,谁排斥它谁就吃亏。

电脑技术一日千里,软盘、光盘、U盘,层出不穷。汉字老寿星不能适应电脑,这个幽默已经过时;老寿星不能适应电脑,电脑能够适应老寿星。有人认为,电脑已经使语文现代化成为不必要,这不是事实。电脑也并非万能。阅读要求字形简明,学生学习要求易学、易记、易写,大众读物需要限定字数,这些问题都不是电脑所能解决的。汉字简化,包括减少字数和简化笔画,仍旧是汉字教学和汉字应用的需要。

比尔•盖茨发明视窗,富甲天下。他的成就背后有许多科学家的先行研究和垫底发明,只因尚未达到商品化而得不到报酬。可见商品化非常重要,但是不要忘记先行研究和垫底发明的筚路蓝缕开发功劳。

一百年前世界上有几万种语言,现在只剩下几千种了,每年都在大量消失。各地的方言也在迅速消亡。东北的几个满族自治县已经没有能说满语的人了。世界趋同化,语言集中化,来势迅猛。保护濒危语种成为当务之急。小语种不是没有用处,有时作用很大。二战期间,美国利用一种美洲土话作为电信用语,使德日两国无法解读,在战争通信中立下汗马功劳。此事保密多年,最后美国总统公开授予几位美洲土著以最高奖励。

语言资源像一棵大树,上面有繁茂的干枝,下面有蓬松的根须。语言资源化好比采摘干枝上的果实,语文现代化好比培植大树的根须。这就是语言资源化和语文现代化的关系。

日本1981年规定常用汉字1945个。日本的常用汉字相当于中国的通用汉字,都是用字数量的限定。2009年日本增加常用汉字191个,删除原来常用汉字5个,现有常用汉字2131个,日本出版物用字以此为限,此外全用假名。我国通用汉字7000个,比日本常用汉字多3倍。整理汉字需要“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汉字学用困难主要由于字数太多,通用汉字宜减不宜增,如何减少通用汉字是语文现代化的关键问题。

中国首创文字学,许慎作《说文解字》,传承千年以上,业绩辉煌。过去只研究古代汉字、不研究现代汉字,只研究中国文字、不研究世界文字,不了解汉字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中的地位。晚近扩大视野,开创现代汉字学和比较文字学,这些学术成果还没有传播到文字学界以外去。为了更好地开发汉字资源,应当使语文工作者和语文企业经营者都知道语文现代化的研究新成果。这是“把语言学成果产业化”的基础工作。

汉语既是古老语种,又是新兴语种。说它古老:历史上曾经是东亚的多国通用语,形成汉字文化圈,包括中国、越南、朝鲜和日本,长达千年以上。说它新兴:从清朝末年到现在,不断进行语文现代化,从方言到国语、从文言到白话、从繁体到简体、从反切到拼音。古老语种已经变成新兴语种。在13亿人口中推广这新兴语种,是人类语言教育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行动。

联合国有六种工作语言,原始文件用英语的80%,用法语的15%,用西班牙语的4%,余下的1%是俄语、阿拉伯语和汉语。联合国的统计说明,汉语不是国际性语言,但是它是世界最大的国家语言,是全世界几千万华侨和国内13亿同胞的民族共同语。外国跟中国做生意的合同大都用英文,可是外国商人如能懂点中文,来华经商就有许多方便,所以他们纷纷学习中文。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学者需要学习中文。中国是世界向往的旅游胜地,旅游爱好者都喜欢学习一点中文。汉语热不会退潮,还将稳步上升。

英语成为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由于300年间英美等国的精心培养和传播,形成了五点优势:流通广、人口多、出版富、术语新、商务盛。任何语言要想取代英语的国际共同语地位,必须首先培养这五点优势。

苏联和西欧诸帝国主义一个个都瓦解了,为何美国一枝独秀?历史学者说,美国以开发资源代替殖民;新科技、新发明,极大多数来自美国,资本主义进入了新的高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