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如何在当今世界面临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历史关头,“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事业与世界和谐关系秩序的建立作出更大的贡献,是民主党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是民主党派的价值追求和优良传统

我国各民主党派经过艰苦的探索,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秉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忠诚合作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处在外敌入侵和国内白色恐怖双重压迫之下,很多有良知的进步知识分子,为实现追求民主、团结、抗日、爱国的政治诉求,纷纷集会结社,建立党派组织,民主党派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应运而生。经过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艰苦斗争,各民主党派抛弃了“中间路线”,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接受新民主主义纲领,支持和参与新民主主义革命。1948年,各民主党派公开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参加筹备新政协,同中国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努力奋斗。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界代表600余人出席这次盛会,共同商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大计。

和中国共产党一道,共同肩负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重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入城市,从武装斗争转入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民主党派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充分发挥智力和人才优势,积极参加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这一时期,民主党派及其成员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就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比如,1957年6月,马寅初先生针对我国人口问题,提出“节制生育,提高人口质量”的建议;1953年9月,梁漱溟先生针对城乡差距问题,提出“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的建议。同年,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宪法起草委员会,仅半年之内,就提出5900多条修改意见。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民主党派成员深受鼓舞,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工作之中,在原子能、航空、半导体、电子计算机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科学技术的空白。

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共进,推动和参与改革开放事业

进入1980年代,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以正确的历史观和非凡的远见卓识,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主党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为“四化”服务活动,在推进文化、教育、出版体制的改革,教育、培训青少年和维护教师权益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

仅1993—1998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就先后组织调研活动140多次,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重要意见、建议160余条,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也提出各种建议20000余项,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此同时,各民主党派把智力支边、科技扶贫作为自己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的主要任务,全心全意帮助落后地区脱贫致富。民革的“扶羊助学工程”、民盟的“盟遂合作”、致公党的“致泸合作”、九三学社的“九广合作”等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肯定和赞誉。

改革开放以来,各民主党派积极拓展与广大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的联系,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帮助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民主党派“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的时代内涵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积极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和秩序的建设

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和秩序,是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诉求和愿望。民主党派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积极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和秩序。

首先,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世界发展,致力于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与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及责任共同体,世界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新型国际关系和秩序才能顺利建立。

其次,积极谋求世界和平。民主党派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也要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和打击恐怖活动,维护世界多样化,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谋求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再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民主党派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共进,了解中国国情,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洞察现行国际规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这不仅是民主党派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也是当今国际社会以及时代发展对民主党派的要求。

最后,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对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压力、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回旋空间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生活着4000多万华人华侨,民主党派应充分发挥自身联系广泛的优势,明确把高水平建设“一带一路”作为今后对外联络的重点,进一步将目光投向“一带一路”沿线生态、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充分调动各类人才资源和专业智库,为把“一带一路”建成团结之路、发展之路、文化之路提供服务。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为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在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民主党派要充分发挥党派优势,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积极贡献力量。

首先,推动建设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民主党派要积极参与和支持我国国民经济新发展格局的建设,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立足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使生产和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同时,加强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其次,参与和支持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动能。民主党派要发挥自身人才荟萃和智力密集的优势,助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提升成员中科研工作者对加强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技产出效率;充分发挥成员中企业家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推动创新要素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作贡献。另外,要坚持开放创新,推动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再次,参与和支持改革开放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随着我国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深化改革是未来正确的选择,民主党派要和中国共产党一道,守正创新、大胆探索,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推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最后,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民主党派要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积极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促进并支持党和政府加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化解基层矛盾,维护基层的和谐稳定。同时要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和制度

民主党派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必须牢记初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对推进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民主党派要准确把握自身历史方位,引导成员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其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对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全国人民的团结、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各民主党派要教育广大成员坚持政治自觉和政治责任,认真把握民主党派工作的性质和要求,了解和熟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及政治协商的内容和程序,切实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作用。

民主党派“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的实现途径

不断提高政治思想共识,增强“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的使命感、责任感

首先,民主党派要站在新高度,争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学习者。当务之急,是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组织广大成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成员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这一科学论断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打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的思想基础。其次,各民主党派应教育引导广大成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和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拥护中共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更加坚定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发展质量以及加强对外交往的决心和意志。

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建立新型开放式国际关系和秩序建言献策

首先,民主党派及其成员通过参加国家政权方式履行参政党职能,从而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建立新型开放式国际关系和秩序出主意、想方法。第一,引导民主党派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在党政机关任职的成员勇于担当,积极参加有关方面的工作,发表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第二,民主党派可以通过考察调研活动,就有关议题建言献策。考察调研活动是民主党派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民主党派可以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等重要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协助党和政府做好有关方面的工作。

其次,民主党派要认真履行政治协商职能,与执政党坦诚交流、积极沟通。一是做好会议协商。民主党派要利用党委和政府召开的各种专题协商座谈会、调研协商座谈会等,提出意见建议。二是加强约谈协商。民主党派要充分利用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约谈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就自己了解到的有关重大情况、重要舆情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约请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个别交谈,反映情况。三是重视书面协商。一方面,民主党派对执政党有关重要事项、文件、政策等征求意见建议的书面协商,要认真研究和审阅,及时反馈。另一方面,执政党对民主党派以调研报告、建议等形式提交的书面建议,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及时答复或落实。

充分发挥参政党优势,积极推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首先,坚定支持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各领域的互利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一是发挥民主党派企业家在商贸流通、经贸洽谈等经济活动中社会影响大、对外联络广的优势,在海外资金融通和政策沟通等方面发挥作用,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二是提升民主党派引智、引才的能力,把吸引、聚焦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民主党派的一项重要责任,通过相关渠道反映他们关切的问题和意见。

其次,做好宣传和舆论工作,大力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开展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各民主党派应以参政党的身份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新发展理念、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和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我国的建设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要注重发挥党派成员专家文化底蕴深、学术成就高的优势,利用学术交流、考察访问等国际间往来,架起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传播的桥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

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各民主党派要根据自身特点,发挥积极作用,不断增加多党合作的内涵,扩展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外延,为实现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和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与秩序,作出民主党派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厦门工学院。本文为2021年“我为建设新福建献良策(统一战线专项)”课题“论民主党派在疫情防控中的职能发挥和着力重点”(JAT211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