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博士生上《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这门课时,曾听到学生们议论一个话题:“世界上哪所大学的诺贝尔奖得主最多?”课后回想起这个问题时,我承认自己虽然研究比较高等教育有20余年,却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想到诺贝尔奖在世界上的崇高声誉,大部分诺贝尔奖得主又出在大学,加上竞争日趋激烈的大学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学术声望,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应该说不无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看似简单的问题,仔细想想其实并不容易回答。

首先想到的是,弄清问题的最简单办法就是上诺贝尔奖基金会官方网站查询。通过查询“诺贝尔奖得主与所属大学”栏目,我很容易获得了答案:哈佛大学自1914年理查兹教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来,共出了24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物理学8名,化学5名,生理学或医学6名,和平奖1名,经济学奖4名。若加上哈佛大学生物学研究所、Lyman实验室和哈佛医学院所出的7名诺贝尔奖得主(他们在该栏目单位上单独排名),那么一共是31名。

其他诺贝尔奖得主人数较多的大学有加州理工学院(17人)、哥伦比亚大学(16+1人,加1指该大学所属独立研究机构获奖人数,诺贝尔奖基金会将其单列)、麻省理工学院(16+1人)、斯坦福大学(16+1人)、剑桥大学(16人)、芝加哥大学(15+1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5+1人)、普林斯顿大学(11人)、洛克菲勒大学(10人)等。

诺贝尔奖基金会官方网站的统计有一个特点,它既不考虑诺贝尔奖得主获奖以前毕业于哪所大学或在哪所大学工作,也不考虑诺贝尔奖得主获奖以后去哪个国家、哪个大学工作,而只统计颁奖之时诺贝尔奖得主归属哪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因此它所统计的人数比各大学自己宣称的诺贝尔奖得主人数要少得多。尽管诺贝尔奖基金会官方网站的统计严谨简洁,却也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诺贝尔奖得主的获奖成果也许是其多年前在其他大学或研究机构工作时的研究成果,与其获奖时所在大学或研究机构并无直接关系,因此只统计颁奖时获奖者所在大学,有把功劳算给不劳而获者之嫌,难以让各大学信服。例如爱因斯坦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公布的所在单位是德国“威廉皇帝协会”(即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的前身)柏林物理学研究所,而其获奖成果即1905年对光电效应作出的解释,却是在瑞士专利局三级技术员的岗位上完成和发表的。

既然诺贝尔奖基金会官方网站的统计不能完全令人满意,那么只能上各大学网站查询。但这个办法既不完全可靠,工作量也很大。每所大学都有自己不同的统计方法。幸好“维基百科”英文版网站有一个栏目,对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统计工作,并给出了自己的统计方法与排名解释。尽管维基百科认为该条目尚未满足其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但毕竟它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分析基础。在“诺贝尔奖得主与所在大学”栏目下,维基百科提供了与诺贝尔奖基金会官方网站完全不同的统计结果。根据维基百科栏目的解释,每所大学的“诺贝尔奖得主”统计方法各不相同,既有比较严谨的,也有十分宽泛的。维基百科采用最宽泛的解释,并分四类进行统计,即“毕业生”(指学位获得者),“肄业生或研究人员”(指至少系统学过一门课程或担任过短期研究工作但未获学位者),“获奖前或获奖时师资成员”和“获奖后师资成员”。

根据维基百科栏目公布的统计情况,拥有诺贝尔奖得主人数最多的大学是剑桥大学,共有83人。其中第一类“毕业生”60人,第二类“肄业生或研究成员”21人,第三类“获奖前或获奖时师资成员”50人,第四类“获奖后师资成员”4人。四类中有同名重复者只计算一次。进入统计榜前10名的其他大学有芝加哥大学,82人;哥伦比亚大学,77人;哈佛大学,76人;麻省理工学院,73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61人;巴黎大学,59人;牛津大学,57人;斯坦福大学,50人。事实上,这一排行榜所依据的统计标准是有些差别的,如剑桥大学排名第一是因为它把在校不满一年的肄业生和研究人员中获奖人数统计在内;而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人数却不包括这类人员,若与剑桥大学一样统计在内的话,哥伦比亚大学拥有诺贝尔奖得主的总人数可以达到88人,超过所有大学排名第一。

伦敦大学不在前10名的名单里,是因为它的统计方法与巴黎大学不一样,由各所属学院单独统计。伦敦大学是一所典型的联合大学,若将它各所属学院人数整合统计,拥有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单可以增加到56人,若再加上2007年才分离出去的帝国理工学院获奖人数,名单可以进一步拉长到70人,超过巴黎大学进入榜单前10名。

尽管各大学对拥有诺贝尔奖得主人数都很在意,但从它们各自不同的统计方法来看,不同大学的气度和标准还是不一样的。哈佛大学校方宣称拥有的诺贝尔奖得主人数为44人,与维基百科统计的76人相差甚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情况也一样,校方宣称的人数为47人,而维基百科统计的数字为61人。牛津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的校方统计根本不计算肄业生或短期研究人员中的获奖人数,因此维基百科显示它们的第二类“肄业生或研究人员”的人数为零。

在维基百科的统计分类里,比较重要的显然有两类,一类是“毕业生”,直接反映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另一类是“获奖前或获奖时师资成员”,大体能够反映大学的研究水平。一所大学拥有的“获奖后”诺贝尔奖得主人数很多,只能说明它的人才吸引政策很成功,不能说明该大学的原创能力很强,该指标在反映大学的原创能力方面与“获奖前或获奖时师资成员”指标不能简单相等。从这个角度说,维基百科上所显示的两所大学拥有诺贝尔奖得主人数可能差不多,其含义可能完全不一样。剑桥大学“毕业生”中有60名诺贝尔奖得主,“师资成员”中有50名获奖前或获奖时在本校任职,反映出该校强大的人才培养和科研能力。哈佛大学人才培养和科研能力也很突出,“毕业生”和“获奖前或获奖时师资成员”中诺贝尔奖得主人数分别为46人和38人。但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伦敦经济学院而言,情况就不同了。前者拥有17名诺贝尔奖得主,但其中16名属于“获奖前或获奖时师资成员”(另1名属于“毕业生”类),说明科研能力强是其特色,而伦敦经济学院所拥有的16名诺贝尔奖得主中,15名属于“毕业生”类(还有1名是肄业生),说明人才培养是其强项。

经过一番查询,得到了两点有益的启示。

首先,就“世界上哪所大学的诺贝尔奖得主最多?”这一问题而言,根本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你可以采用诺贝尔奖基金会公布的数字,也可以采用各大学自己宣称的数字,还可以采用像维基百科之类知识性网站公布的数字(当然,你还可以自己进行独立的统计分析)。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可能在甲大学读本科,在乙大学读研究生,在丙大学做博士后,在丁大学获奖,之后又去其他大学工作,而各大学都可以宣称拥有这名诺贝尔奖得主,也都有理由认为本大学是该诺贝尔奖得主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获奖后师资成员一类除外)。对此我们不必在意。或许我们应该提出更明确更有意义的问题,如“哪些大学本科毕业生中诺贝尔奖得主比较多?”或者“哪些大学的师资成员中完全拥有的诺贝尔奖得主比较多(不包括荣誉教授、客座教授、访问学者或短期合作者)?”以此了解这些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水平或师资队伍的质量。

其次,如果连“世界上哪所大学的诺贝尔奖得主最多?”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都不容易回答,那么联想到时下风靡各地五花八门的大学排行榜的科学性、严肃性、合理性和可靠性,就更令人担忧。大学排名涉及的指标比“诺贝尔奖得主与所属大学的关系”要复杂得多。无论是英国Times高等教育副刊每年发表的大学200强排行榜也好,还是国内形形色色的大学排行榜也好,采用的标准总体上有利于英语国家,或有利于规模庞大、学科齐全、研究生多的理工科大学。大学不是企业,无法简单地用“产值”衡量其地位。说实在的,将一所巨无霸的全科性大学与一所袖珍型的单科性学院,或者一所顶尖的理工科大学与一所优秀的艺术类学院放在一起排名,一比高低,究竟意义何在?这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有些大学排行榜,不管是综合类大学还是单科类院校,全国性大学还是地方性院校,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院校,不管大学的职能如何,定位如何,统统按照所谓的一些“硬性”指标进行排名,其结果在许多方面与其说是服务社会,不如说是误导社会。对于这些现象,应该加以警惕和反思。

(原载《群言》2009年3期)